在鉴别皮肤异常特点时,要注意皮肤的以下变化:
1.皮肤的颜色 以腹下、股内侧为主,可表现苍白、黄染、发绀、潮红等。苍白,提示各种贫血,黄染,提示肝胆疾病及溶血性疾病;发绀,提示患犬缺氧;潮红,见于各种热性病。
2.皮肤的温度、湿度、弹性健康犬的鼻端一般湿润而凉,耳根、股内侧皮肤温度升高时,体温可能高。皮肤弹性降低,常见于脱水状态。
3.皮肤的完整性如创伤、冻伤、烧伤等各种损伤,见于外科各疾病。
4.皮肤及皮下组织的肿胀常见有水肿、气肿、血肿、脓肿、淋巴外渗及炎性肿胀等。通过触诊或穿刺可以区别。
(1) 水肿:是由于水盐代谢障碍而引起的多量液体蓄积形成,触诊呈捏粉样,指压留痕,一般无热、无痛,常见于心脏衰竭、肾炎等病。
(2) 气肿:是气管破裂后由皮下组织或伤口窜入皮下,触诊呈捻发音,边缘轮廓不清,按压有移动性,见于外伤、肺气肿等。
(3)血肿、脓肿:触诊有明显的波动感,穿刺流出血液或脓汁,一般边缘界限明显。
(4)炎性肿胀:有红、肿、热、痛等炎症特征,见于创伤及感染。
5.皮肤的疹疱有湿疹样病变,呈粟粒大小的红色斑疹,弥散分布。丘疹指全身出现多数指尖大的扁平丘疹,伴有剧烈痒感。
6.脱毛局部脱毛则为皮肤病,对称性脱毛是激素紊乱所致,圆形脱毛为真菌所致。
本节重点介绍外科范畴以外的皮肤病。
【鉴别诊断】
Ⅰ.单纯性皮炎
单纯性皮炎主要包括湿疹、过敏性皮炎、脂溢性皮炎、脱毛症、荨麻疹、皮肤瘙痒症、脓皮症、趾间性脓皮症、接触性皮炎等。
(一)湿疹
湿疹是皮肤的表皮和真皮的轻型过敏反应,其形成的原因,目前尚不清楚。临床上按病程和皮疹表现,可分为急性和慢性。
1.急性湿疹特征为患部呈点状或多形性皮疹,界限不清,伴有瘙痒。其病程可分为红斑期、丘疹期、水疱期、脓疮期、湿润期、结痂期及脱屑期。多呈典型水疱和丘疹。由于啃咬或摩擦而使皮炎加重。
2.慢性湿疹特征为皮肤增厚、稍有湿润和苔藓样变化。患部界限明显,瘙痒加重,多数由急性转化而来。
(二)接触性皮炎
患犬直接接触刺激性物质而发生,如酸、碱、清洗剂、肥皂、杀虫剂等。
鉴别症状:皮肤上形成丘疹、水疱、脓疱、结节、鳞屑、痂皮、皲裂、糜烂、溃疡等皮损。局部痛、痒。对于原发接触性皮炎,各种犬均发,以小型长毛狮子犬多见。干燥性皮炎症的初期和痊愈期有剧烈瘙痒。过敏性皮炎仅发生于具有抗体的犬。常发部位为腹下、股内侧等皮薄毛稀的部位,除去刺激物,皮炎消失。
(三)过敏性皮炎
过敏性皮炎,又称特异性皮炎,有一定季节性或环境性,特征为瘙痒。其形成原因不定,即有致敏原,如吸入花粉、尘埃、剪股颖草、食品、药物、蚊虫叮咬等。对犬来讲,致敏物质十分复杂,在临床工作中,绝大部分药物,犬均有过敏的现象,尤其是磺胺类药物和中草药提取剂。
鉴别症状:初发部位为眼周围、趾间、腹下等,表现为剧烈瘙痒、红斑和肿胀,有的出现丘疹、鳞屑和脱毛。病程长者,皮肤增厚,色素沉着;慢性者,瘙痒较轻。应用抗过敏药物治疗有特效。
(四)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是皮脂或体脂代谢紊乱的疾病。其形成病因比较复杂,原发性脂溢性皮炎主要是脂质代谢异常,如甲状腺功能减退,肝、胰、肠功能障碍,脂质吸收不良等。好发部位多在背部、头部和四肢末端。
鉴别症状:可分为三型。
1.干燥型表现皮肤干燥,脱毛较轻,在被毛中可看到有灰色的干鳞屑。
2.油脂型常发部位在尾根及背部,皮肤或被毛上有多量油脂或黏附黄褐色的油脂块,黏度大。外耳道有多量黏性分泌物,似中耳炎表现。
3.皮质型表现有瘙痒、红斑、鳞屑并有脱毛现象,患部多在额、背、胸下等,因局部啃咬或摩擦患部扩大或感染。继发性多见于寄生虫性。
(五)荨麻疹
荨麻疹又名风疹块,是受体内、外因素刺激所引起的一种过敏性疾病。临床上常突然发生,患犬以表皮上出现许多圆形或扁平的疹块、瘙痒为特征。其形成原因可归纳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大类。内源性为机体本身具有过敏性素质,外源性主要是各种环境刺激因素,如花粉、植物、草刺、冷、热刺激,以及注射疫苗、血清、药物等。
鉴别症状:本病常无先兆,于皮肤上突然发生疹块,呈扁平或半球形不等。被毛直立,多发生于头、眼周、口周、下腹部。丘疹周围界限明显,瘙痒。有啃咬、抓痒、摩擦及不安现象。也见犬有呕吐、呼吸困难症状。多在1~ 2 h后消失。对某一物质刺激可再发生。
(六)皮肤瘙痒症
皮肤瘙痒症,不认为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因为许多皮肤病均有瘙痒症,在此只局限于皮肤有瘙痒而无明显的皮肤病理变化。有人认为是一种神经型皮炎。其临床特征就是皮肤瘙痒。其潜在的疾病可能有黄疸,尿毒症,维生素A、维生素B缺乏,神经性疾病及肠道寄生虫等。瘙痒时可损伤被毛和皮肤,严重者可咬破腹壁、咬断尾巴和四肢等。伪狂犬病发作时会出现局部奇痒症状,患犬不断搔抓或啃咬局部。
(七)脓皮病
脓皮病多见于大型犬,又称化脓性皮炎,患犬颔下、肘、背部、后躯等部位易发。由于细菌侵入毛囊或皮脂腺,形成毛囊炎和毛疱。毛囊炎加重时,炎症波及周围组织,可出现疼痛、发热或蜂窝织炎。发生全身化脓性炎症时,多无明显痒感,患犬有舔啃或摩擦的现象。
(八)趾间性脓皮症
患犬趾间发生红、肿、痒,有脓疱。频频舔触趾间部,有疼痛和湿润现象,偶见窦管形成。
Ⅱ.寄生虫性皮肤病
寄生虫性皮肤病具有皮炎的症状,丘疹、瘙痒,发生部位不定或有选择性。实验室可以检查到虫体。常见于犬疥螨病、犬耳痒螨病、犬蠕形螨病、蚤感染、虱病、钩虫幼虫感染、心丝虫微丝蚴移行等。
(一)犬疥螨病
犬疥螨病是犬疥螨寄生于犬的皮肤内而引起的一种慢性皮肤病。本病以剧烈瘙痒、皮肤出现病变、接触性快速传播为特征。
鉴别症状:从发病部位看,初期主要发生在头颈部,如耳、鼻、唇、眼窝、面颊、下颌及颈侧等部。随着病程延长,可发展至全身。
从临床表现看,病初患部皮肤潮红,有疹块和小结节,剧烈瘙痒,啃咬抓擦皮肤,随后出现皮肤炎性变化,如出血、淋巴渗出、糜烂、溃疡或有水疱、脓疱等,进而出现皮肤增厚、结痂、粗糙、龟裂,被毛脱落等变化。
其他症状可表现为食欲减退、烦躁不安、贫血、消瘦、发育受阻等。
根据临床表现,可作出初步诊断,若确诊,需采取病料,查找虫体。
(二)犬蠕形螨病
犬蠕形螨病,是由痒螨亚目蠕形螨科蠕形螨属的蠕形螨寄生于犬的毛囊、皮脂腺所引起的一种顽固性皮肤疾病,也称为毛囊虫病或脂螨病。本病除感染犬外,还感染其他动物和人。
鉴别症状:病变部位在面颊、眼眶周围、嘴唇、鼻梁、额头及颈部,严重的在身体其他部位也可发生。整个变化可分为两种类型,即初期的鳞屑型和后期的脓疱型。
1.鳞屑型先是在病变部位出现铜钱样大小范围的被毛稀疏,随之形成圆形湿润的秃斑,界限非常明显。患部皮肤潮红及糠麸样脱屑,并不断爪抓、嘴咬,或在树干、墙壁上擦痒。随病程延长(1个月以上),由鳞屑型转为脓疱型。
2.脓疱型此型是由化脓细菌侵入所致。病变部位出现黄豆大的脓疱,挤压可流出脓汁和淋巴液,脓痂脱落后形成溃疡。从患犬身上可散发出一种难闻的臭味。
犬舍拥挤、潮湿,幼犬营养不良及某些传染病(如犬瘟热等)患犬,很容易感染本病。该病的感染有品种差异性和个体差异性。
根据临床症状及皮肤病灶内容物镜检发现虫体即可作出诊断。检查虫体是取病灶内容物,放在载玻片上,滴加生理盐水或50%甘油水溶液,加盖玻片后在显微镜下检查。
(三)犬耳痒螨病
犬耳痒螨病是由痒螨科痒螨属的犬耳痒螨寄生于犬的皮肤表面所引起的,以皮肤剧烈瘙痒为特征。
(四)犬虱病
犬虱病是由犬虱寄生于犬的体表所引起的一种慢性外寄生虫病。一年四季皆可发病,但以寒冷的冬季发病最多。临床以瘙痒、脱毛、皮肤发炎为特征。
鉴别症状:犬虱多寄生于四肢内侧及耳后,严重者可遍及全身。患犬表现不断搔抓、啃咬皮肤,或经常在墙壁、物体上擦痒。患部被毛脱落,皮肤上出现小结节、出血点,或发生皮肤炎症等。消瘦、贫血,幼犬发育不良。
根据临床特点及在体表发现虫体或虫卵即可作出诊断,易鉴别。
(五)犬蚤病
犬蚤病是由犬猫栉首蚤和致痒蚤寄生于犬的体表所致的外寄生虫病。此蚤有跳跃的功能,故称跳蚤。
鉴别症状:蚤常寄生的部位是犬的尾根、腰荐背部和腹下等。由于蚤的反复叮咬并分泌毒素,引起犬剧痒不安,啃咬、搔抓皮肤,患部脱毛,出现炎性变化,重者导致湿疹,皮肤化脓性变化,或过敏性皮炎等。
根据临床仔细观察,并发现皮毛上有蚤或蚤类的存在,即对本病不难作出诊断。
Ⅲ.真菌性皮肤病
真菌性皮肤病,局部脱毛明显,有些有圆形或其他病变,皮肤丘疹轻,脱毛边缘较整齐。
(一)皮肤真菌病
本病主要是由犬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和须毛癣菌寄生于犬的被毛与表皮、趾爪角质蛋白组织中所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皮肤病。临床特征是在皮肤上出现界限明显的脱毛圆斑,潜在性皮肤损伤,具有渗出液、鳞屑或痂皮等。本病分布于世界各地,致死率低。
【鉴别症状】犬真菌病的好发部位主要在面部、耳朵、四肢及躯干等部位的皮肤。病变为皮肤被毛有圆形、椭圆形脱落,或被毛断裂病灶,病区向四周扩展。多处发生时可相互融合成片,有时也见皮肤有大面积潜在性损伤。继发感染者,皮肤可出现红斑隆起、化脓、结痂。由于动物的啃咬可有出血或撕裂伤。不感染细菌者,一般局部红肿不明显。轻者只表现皮肤有鳞屑、明显增厚等症状。
病程不定,病变皮肤恢复后,一般仍可长出新毛。若感染化脓严重造成皮肤损伤时,可遗留瘢痕组织。慢性者可持续数月至数年。
依据病史、临床症状及真菌检查等可作出诊断。
(二)念珠菌病
念珠菌病是由念珠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真菌性传染病,俗称“鹅口疮”。犬在消化道黏膜上形成黄白色假膜斑片,出现慢性腹泻为特征,多为继发感染或合并感染。此病广泛分布世界各地。
鉴别症状:口腔形成鹅口疮和舌炎,口腔黏膜和食道黏膜上形成一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的隆起软斑,软斑面覆有黄白色假膜,有时被覆大面积黄白色假膜。患犬有呕吐和慢性腹泻症状,在外阴及阴道内黏膜上有糜烂。应用抗生素后,在摩擦部和趾间可发生增生性皮炎。后期多因继发其他细菌感染而出现肺炎、肝炎、肾炎等并发症,体温升高。
确诊本病需参考病史,结合临床症状,并进行病原菌鉴定等综合判定。由于假丝酵母菌为条件性病原菌,所以只有在病料涂片镜检时发现该菌才有诊断价值。
Ⅳ.其他皮肤病
常见的有维生素A缺乏症、锌缺乏症、维生素B6缺乏症、犬瘟热、犬丹毒等。
(一)维生素A缺乏症
本病主要是由于维生素A摄取不足,吸收障碍,以及维生素A原的转化受到影响所致。临床以夜盲、皮肤角化及易发生皮肤疾病为特征。
鉴别症状:主要表现为干眼、夜盲、皮肤角化过度。公、母犬的生殖能力下降,母犬死产、流产,或产畸形胎儿。有的可能出现神经症状,如站立不稳,运动不协调,阵发性或强直性痉挛,感觉过敏等。
根据有无长期饲喂缺乏维生素A及维生素A原的食物的病史,结合临床症状的观察,对本病容易作出诊断。
(二)锌缺乏症
犬锌缺乏症,是由于日粮中锌元素不足或缺乏而导致的营养代谢疾病,临床以生长发育受阻、生殖能力下降、皮肤角化不全以及创伤愈合缓慢为特征。
鉴别症状:患犬主要表现为消化障碍,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皮肤角化不全或角化过度,皮肤炎症并出现龟裂。
骨骼发育不良,主要表现为长骨变短、变粗,肢体弯曲变形,关节活动不灵。
被毛蓬乱,缺乏光泽,容易脱落。在受外伤时,创口愈合迟缓。
生殖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公犬生殖器官发育受阻,配种能力降低,甚至其雄性特征也表现的不明显。母犬性成熟较晚,性周期紊乱,屡配不孕或早产、小产、胎儿畸形、死胎等。
根据饲养管理、日粮配方,结合临床表现,可对本病作出诊断。必要时,可对犬的日粮、饮水,所在地区的土壤以及内脏器官的含锌量的测定,以作出确切诊断。
(三)维生素C缺乏症
维生素C缺乏症是由于犬长期采饲缺乏维生素C的日粮,或因某些疾病而使维生素C消耗过多,或消化吸收障碍所致。临床以皮肤病,皮肤、黏膜有出血斑点为特征。
鉴别症状:患犬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体重下降,被毛脱落,皮肤有蜡样痂皮及炎症,皮肤及黏膜上有出血斑点,口腔有坏死性炎症,齿龈肿胀出血,牙齿易松动脱落,贫血。若有创伤,则愈合较慢。
(四)犬丹毒
犬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感染犬所引起的以皮肤出现红干斑为特征的一种传染病。发病率不高,幼犬较成年犬死亡率高。
鉴别症状:患犬精神沉郁,喜卧,寒战,呕吐,站立时拱背不安,体温升高(41℃以上)。厌食,呼吸加快,在腹下少毛区、乳房周围和股内侧皮肤上有紫红色斑点,大小不一,指压退色。大便干或稀,尿黄色。
病理变化:在鼻、唇、腹下、股内侧均有大小不等的紫红色斑点。口腔黏膜、胸膜、腹膜也有大小不同的出血点。肝脏肿大、色暗,各实质脏器表面有出血点。淋巴结肿大,切面多汁。
实验室诊断为主,取心血、肝脏及肠系膜淋巴结涂片,染色,镜检,可发现革兰阳性的纤细小杆菌。也可用病料培养分离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