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犬猫蛔虫病
    来源:辈宠网

犬蛔虫病是由于蛔虫和狮蛔虫寄生犬的小肠内(有时见于胃内),引起犬消化障碍、消瘦和生长发育迟滞的一种线虫病。主要侵害幼犬。1~3月龄的幼犬最易感染犬蛔虫,而狮蛔虫则寄生于6月龄以上的小犬和成年犬。两种蛔虫混合感染的病例也不少。犬猫蛔虫病是犬、猫常见的寄生虫病,分布于全国各地,常引起幼犬和幼猫发育不良、生长缓慢,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病因病理】蛔虫是一种相当大的浅黄色线虫,长圆形,前后两端较细,前端较齐,尾端较尖。猫常见的蛔虫有两种:①猫弓首蛔虫,寄生干猫和猫科动物的小肠中,成虫与犬弓首蛔虫相似,只是其颈翼短而宽,虫体前端如箭头状,雄虫有两根等长的交合刺,雌虫比雄虫长,卵壳表面有麻点状结构,与犬弓首蛔虫相似。②狮弓首蛔虫,寄生于犬、猫和肉食兽的小肠中,虫卵近似圆形,卵壳光滑。

致病作用:主要为虫体的机械作用,夺取营养和毒素作用。蛔虫是猫体较粗大的寄生虫,寄生在狭小的小肠中,其寄生数量常多至数十条,对肠道刺激甚严重,可引起卡他性肠炎、肠壁出血。蛔虫有游走窜扰习性,常窜入胃、胆管或胰孔,引起呕吐。严重感染时,蛔虫常在肠内集结成团,造成肠阻塞或扭转、套叠,甚至肠穿孔。

蛔虫幼虫在宿主体内移行时,损伤肠壁、肺毛细血管和肺泡,引起肠炎和肺炎。

蛔虫在小肠内寄生,以半消化物质为食,掠夺宿主大量营养,致使宿主消瘦,营养不良。蛔虫的新陈代谢产物和体液对宿主也有毒害作用,能引起造血器官和神经系统中毒,发生过敏反应,可引起呕吐,食欲减退。

本病多因犬吞食了感染性虫卵所致。带虫幼犬和被感染的哺乳母犬以及含有幼虫包囊的动物肉都是本病的感染源。犬感染后,虫体夺取犬的津血而使犬消化不良、消瘦和生长迟滞。若肠内积聚大量虫体时,可能堵塞肠管而引起腹痛甚至肠道破裂。蛔虫若钻入胆道,则使之狭窄或堵塞,可引起患犬死亡。

【主证】犬一般无明显临床症状。病情严重时可见消瘦、贫血,被毛粗乱无光泽,可视黏膜苍白,少食纳呆,咳嗽,呕吐,有时见有异嗜,先腹泻后便秘。偶有神经症状出现。幼犬生长发育迟滞,腹部胀大。有时可引起肠梗阻出现腹痛,有时继发肠破裂而死亡。间或堵塞于胆管而引起黄疸,穿破肠壁时可引起腹膜炎。

猫渐进性消瘦,食欲不振,营养不良,黏膜苍白,呕吐,异嗜,消化障碍,先下痢而后便秘。偶见有癫痫性痉挛,幼猫腹部膨大,生长发育受阻。

【治疗】宜驱虫止痛。

方一,胆蛔汤:使君子12克,槟榔18克,乌梅5枚(去核),苦楝根皮(先煎)、榧子肉各15克。水煎内服。

方二,使君子5克,捣烂加水200毫升,煎至20毫升,灌服。

方三,使君子、雷丸各5克,玉桂1克,黄连、甘草各3克。加水500毫升,煎至50毫升,分2次灌服。

方四,黄连5克,乌梅2克,黄柏3克,槟榔、川椒各1克。加水500毫升,煎至50毫升,分2次灌服。如第一次服药后病猫有下泻时,则要停止给药。

方五,驱蛔灵100毫克/千克体重,一次内服对成虫有效。200毫克/千克体重内服则可驱除1~2周龄小犬、猫体内未成熟蛔虫。

【护理与预防】对犬猫应定期预防驱虫。一般于生后20天开始驱虫,以后每月驱虫1次,8月龄以后每季度驱虫1次。要注意环境、食具、食物的清洁卫生,及时清除粪便,并进行发酵处理。犬舍与犬笼应经常用火焰(喷灯)或开水浇烫,以杀死虫卵。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