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任务5 犬传染性肝炎
    来源:辈宠网

犬传染性肝炎(ICH)是由犬腺病毒引起的犬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俗称“犬蓝眼病”。临床以发热、黄疸、贫血和角膜混浊为特征;病变以循环障碍、肝小叶中心坏死以及肝实质和内皮细胞出现核内包涵体为特征。

本病最早于1947年由Rubarth发现,所以也称为Rubarth病。该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国于1983年发现此病,将犬传染性肝炎列为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

一、病 原

犬传染性肝炎病毒属腺病毒科,哺乳动物腺病毒属。世界各地分离的毒株抗原性相同。本病毒直径为70~80 nm,有衣壳,无囊膜。核酸为双股DNA,直径为40~50 nm。该病毒为犬腺病毒Ⅰ型,能凝人“O”型、豚鼠和鸡的红细胞。病毒可在原代犬、猪、雪貂、豚鼠、浣熊的肾和睾丸细胞以及MDCK细胞上增殖。细胞病变为增大、变圆、变亮、聚集成葡萄串状。

病毒抵抗力相当强,在室温下能抵抗75%的酒精达24 h,在4 ℃可存活270 d,室温下存活70~91 d,37 ℃存活26~29 d,56 ℃ 30 min仍具有感染性。病犬肝、血清和尿液中的病毒,20 ℃可存活3 d,冻干后能长期存活。碘酊、苯酚和氢氧化钠可用于本病的消毒。

二、流行病学

(一)易感动物

犬和狐对本病易感性高,山狗、浣熊、黑熊也有易感性。本病也可感染人,但不表现任何临床症状。

(二)传染源

病犬和带毒犬为传染源。

(三)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也可经胎盘感染。

(四)流行特点

本病流行无明显季节性。不同品种和年龄的犬均易感,常见于1岁以内的幼犬,刚断奶的小犬最易发病。发病率达40%~70%,幼犬的病死率高达25%~40%。成年犬临床症状少见。

三、临床症状

犬传染性肝炎潜伏期6~9 d。

(一)最急性型

本型多见于初生仔犬至1岁内幼犬。病犬突然出现严重腹痛和体温明显升高,有时呕血或血性腹泻,发病后12~24 h内死亡。

(二)急性型

本型病初体温达40~41 ℃,持续2~6 d,精神差,食欲减退,患犬怕冷,然后降至常温,经过1 d,接着又第二次发热,呈所谓“马鞍形”体温曲线。在此期间血液检查可见白细胞减少(常在2 500以下),血糖降低。随后食欲废绝,渴欲增加,流水样鼻汁,畏光流泪,呕吐、腹泻,粪中带血,大多数病例表现为剑状软骨部位的腹痛。扁桃体和全身淋巴结急性发炎并肿大,脉搏、呼吸加快,很多病例出现蛋白尿。也有步态踉跄、过敏等症状。黄染较轻。病犬血凝时间延长,如有出血,往往流血不止,这些病例预后不良。

在急性症状消失后7~10 d,约有20%康复犬的一眼或两眼呈暂时性角膜混浊,在1~2 d内可迅速发现白色乃至蓝白色的角膜翳,谓之“肝炎性蓝眼”病,持续2~8 d后逐渐恢复。病犬重症期持续4~14 d后,大多在2周内很快治愈或死亡。幼犬患病时,常于1~2 d内突然死亡,如耐过48 h,多能康复。成年犬多能耐过,产生坚强的免疫力。

(三)亚急性型

本型症状较轻微,表现咽炎和喉炎,可致扁桃体肿大。颈淋巴结发炎可致头颈部水肿。可见患犬食欲不振,精神沉郁,水样鼻汁及流泪,体温约39 ℃,有的病犬狂躁不安,可持续2~3 d。

(四)隐性型

本型无临床症状,但血清中有特异性抗体。

四、病理变化

常见皮下水肿。腹腔积液,液体清朗,有时含血液,暴露空气后常可凝固。肝肿大,有出血点和坏死灶,易碎。胆囊呈黑红色,胆囊壁水肿增厚,有出血点,并有纤维蛋白沉着。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充血。肾出血,皮质区坏死。中脑和脑干后部可见出血,常两侧对称。

五、诊 断

(一)临诊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仅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行病毒分离鉴定和血清学检查。

(二)病毒分离与鉴定

活病犬可采取血液,用棉拭子采取尿液、扁桃体等;死后采取全身各脏器及腹腔液。将病料处理后接种于犬肾原代细胞或传代细胞或幼犬眼前房中(角膜混浊,产生包涵体),可出现腺病毒所具有的特征性的细胞病变,并可检出核内包涵体。

(三)血清学诊断

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补体结合试验、琼脂扩散试验、中和试验、荧光抗体技术和酶染色技术可用于本病的诊断。

(四)鉴别诊断

(1)犬瘟热。感染初期的症状与本病相似,但犬瘟热无肝细胞损害的临床和病理变化。

(2)钩端螺旋体。有肾损害的尿沉渣及尿素氮的变化,无白细胞减少和肝功能变化。

六、防 治

(一)预防措施

预防本病主要依靠定期进行免疫接种和实施一般的兽医卫生措施。预防接种使用的疫苗有甲醛灭活苗和弱毒苗两类。犬传染性肝炎Ⅰ型弱毒苗接种后,会出现1~11 d轻度角膜混浊反应。国内外科学家研制成了犬腺病毒Ⅰ型弱毒苗,对犬和狐的免疫保护力都很高。

(二)扑灭措施

发现病犬立即隔离饲养,消毒污染环境和用具等。在病初大量注射高免血清,可有效地缓解临床症状。每天用250~500 mL含5%水解乳蛋白的5%葡萄糖盐水输液,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对贫血严重的犬,可按17 mL/kg体重输全血,间隔48 h,连续输血3次。为防止并发或继发感染可应用抗生素以及大青叶、板蓝根、抗毒灵和维生素C等制剂。出现角膜混浊病犬,若病变发展使前眼房出血时,用3%~5%碘制剂、水杨酸制剂和钙制剂以3∶3∶1的比例混合静脉注射,每日1次,每次5~10 mL,3~7 d为1个疗程。或肌肉注射水杨酸钠,并用抗生素滴眼液。对于表现肝炎症状的犬,可按急性肝炎进行治疗。

自测训练

犬传染性肝炎的诊断和防治要点。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