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初生仔犬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发生严重的腹泻和败血症为其特征。
(一)流行病学
大肠杆菌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主要侵害10日龄左右的幼犬,1周龄内的幼犬一旦感染,死亡率高。本病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染病动物和隐性带菌者是传染源。病犬的排泄物污染的饲料、垫料、用具等均可形成感染途径。而管理水平低下,在流行区域内体弱及抵抗力低者则对本病易感。
(二)临床症状
病仔犬精神沉郁,食欲不振,体温升到40℃以上,排绿色、黄绿色或黄白色稀粪,肛门周围及尾根的被毛常被粪便污染。至病后期,病犬可出现神经症状,死前可见到体温降至常温以下。
(三)病理变化
病变主要集中在肠管,可见肠道的卡他性或出血性炎症,肠壁变薄,肠黏膜脱落,肠管臌气,肠内容物呈黏液性或水样,有的混有血液,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四)诊断
根据发病年龄、症状及病理变化,可作出初诊,确诊可取病死犬的肠黏膜做触片镜检,必要时可做病原分离,生化试验。
(五)防治
1. 预防 由于本病在犬上目前没有有效的疫苗,主要是加强饲养管理,提高母犬及仔犬的抵抗力,尤其经常做好犬舍及周边环境的清洁消毒,以及母犬乳房的清洗和消毒工作。
2. 治疗 病的早期用抗生素药物,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氟喹诺酮类药物均有明显疗效,肌肉、皮下注射均可,及时给病犬补充清洁饮水,也可用输液补液,调节酸碱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