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三、犬钩虫病
    来源:辈宠网

感染犬的钩虫主要有犬钩口线虫、狭首弯口线虫、巴西钩口线虫。主要寄生于十二指肠,发病甚广,在我国华东、中南、西北和华北温暖地区广泛流行,主要危害1岁以内的幼犬,成年犬由于抵抗力强而不发病。

(一)病原

成虫具有大的向背侧弯曲的口囊,口囊前缘腹面两侧有锐利钩状齿3对,虫体刚硬,呈淡黄白色,为小型线虫,雄虫长9~12 mm,雌虫长10~21 mm;虫卵浅褐色,椭圆形,两端较钝。狭头钩虫呈淡黄白色,两端稍细,雄虫长6~8 mm,雌虫长9~16 mm,虫卵形状与犬钩虫相似。巴西钩口线虫,雄虫长5~7.5 mm,雌虫长6.5~9 mm,虫卵钝椭圆形。虫卵随宿主粪便排出体,在适宜温度(28~32℃)和湿度下,1周内发育为感染性幼虫,侵入宿主体内,幼虫在宿主体内3周就发育为成虫。

(二)流行特点

感染途径有3种:一是经皮肤感染,即幼虫进入血液,经心、肺、呼吸道、喉头、咽部、食道和胃肠进入小肠内定居,此途径较为常见。二是经口感染,犬食入感染性幼虫后,进入血液循环(哺乳幼犬吮乳感染)。三是经胎盘感染,幼虫随血液循环移行进入胎盘,从而使胎犬感染。

(三)临床症状

幼虫钻入宿主皮肤时可引起瘙痒、皮炎(俗称钩虫痒症),临床症状最早出现在感染后第10天,幼犬主要表现为抑郁、腹痛和衰弱,黏膜苍白、水肿,有的呼吸困难,哺乳幼犬急性感染病例,主要表现为贫血、倦怠、呼吸困难,常伴有血性或黏液性腹泻,粪便呈柏油状,病犬严重营养不良,严重感染者可引起死亡。

(四)病理变化

贫血,可见黏膜苍白。尸检,血液稀薄,小肠黏膜肿胀,有出血点,肠内容物混有血液,小肠内可见许多虫体。经皮肤感染的幼犬还可见到肺炎和肺实变。

(五)诊断

急性感染时,可根据临床症状和发病年龄作出初诊。确诊病原学检查,主要是粪便漂浮法检查虫卵,尸检发现虫体。对查不到虫卵的病例,可根据贫血、嗜酸性细胞增加及呈柏油状黏液性血便,可诊断为钩虫病。

(六)防治

1. 预防 及时清理粪便,堆积发酵,注意保持犬舍的干燥和清洁卫生,对犬经常活动的地方用硼酸消毒杀死幼虫。

2. 治疗 常见的驱线虫药如丙硫苯咪唑、伊维菌素、噻嘧啶等均可治疗,具体使用参照说明书。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