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在兽医学上指由多种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哺乳动物和禽类的共患病的总称。世界各地都存在,在犬、猫也有发生。
[病原] 巴氏杆菌属迄今已发现有19个种,其中多杀性巴氏杆菌有3个亚种,与兽医有关的种有: 多杀性巴氏杆菌杀禽亚种、多杀性巴氏杆菌多杀亚种和多杀性巴氏杆菌败血亚种,溶血性巴氏杆菌,犬巴氏杆菌,鸡巴氏杆菌,淋巴管炎巴氏杆菌,梅尔巴氏杆菌和海藻糖巴氏杆菌。
犬、猫巴氏杆菌病的病原主要是犬巴氏杆菌和嗜肺性巴氏杆菌。犬巴氏杆菌即原多杀性巴氏杆菌第6生物型 (犬型菌株),有两个生物型,其中1型菌株存在于犬口腔,能通过咬伤口传染人而致病; 2型菌多存在于病牛肺炎病灶。本菌的形态、染色与培养特性和多杀性巴氏杆菌相同。在病变组织中呈球杆或短杆状,在保菌动物中为杆状,两端钝圆,用瑞氏或美蓝染色两极染,革兰氏染色阴性。在加有血液、血清或高铁血红素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无溶血性。新分离的强毒株有荚膜,并有较强的荧光。本菌有4种荚膜型抗原和16种菌体型抗原,但与犬巴氏杆菌的生化特性也有差别。
嗜肺性巴氏杆菌是犬、猫和小型实验动物咽喉部常在菌,往往成为继发感染的病原菌。本菌无两极浓染特性,革兰氏染色阴性。在血液琼脂上长成光滑、灰白色、半透明奶油状菌落,不溶血,有特殊气味。生化特性见表3-3-3。
表3-3-3 多杀性巴氏杆菌、犬巴氏杆菌和嗜肺性巴氏杆菌生化特性
MB | VP | 靛 基 质 | 葡 萄 糖 | 半 乳 糖 | 果 糖 | 麦 芽 糖 | 乳 糖 | 海 藻 糖 | 甘 露 醇 | 卫 予 醇 | 山 梨 醇 | 蔗 糖 | 氧 化 酶 | 尿 素 酶 | 接 触 酶 | 硫 化 氢 | |
多杀性巴氏杆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犬巴氏杆菌 | - | - | 1型+ 2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嗜肺性巴氏杆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