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形体病也称弓形虫病、弓浆虫病,是一种以猫为终宿主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主要侵害呼吸和神经系统。呈世界性分布,我国也有过发生的报道。
[病原] 病原为龚地弓形体,是专性细胞内寄生虫。根据弓形体发育阶段的不同分为滋养体、包囊、裂殖体、配子体和卵囊5个型,其中滋养体和包囊2个型存在于中间宿主内; 裂殖体、配子体和卵囊只出现在终宿主——猫体内。中间宿主包括多种哺乳动物、鸟类和爬虫类。裂殖体、配子体和卵囊3个型只存在于终宿主的猫科动物。卵囊还可存在于转运宿主(蚯蚓、苍蝇、蟑螂等) 的肠道和身体上。
滋养体呈弓形,一端稍尖、一端钝圆,大小为4~7μm×2~4μm,用姬姆萨氏或瑞氏染色后,在显微镜下可见胞浆呈浅蓝色,有颗粒; 核呈深蓝紫色,偏向钝圆一端。电镜观察可见有顶环、类锥体、弓丝等细微结构。
包囊型呈卵圆形,直径为50~60μm,有较厚的囊膜,囊中有数十个至数千个不等的虫体。包囊型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在宿主体内可存活数年,在死亡的动物组织内可存活几日,但加热高于66℃时能很容易被杀死。
裂殖体在猫的上皮细胞内进行无性繁殖,1个裂殖体可以发育形成许多裂殖子。
配子体是在猫的肠细胞内进行有性繁殖的虫体。小配子体色淡,核疏松,后期分裂形成许多小配子; 大配子体的核致密,较小,含有着色明显的颗粒。
卵囊呈卵圆形,平均约为12μm×10μm,有双层囊壁,表面光滑。每个卵囊里形成2个卵圆形的孢子囊,大小为11~14μm×9~11μm,每个孢子囊内含4个长形弯曲的子孢子,大小为8μm×2μm左右,有残体。卵囊在适宜条件下可存活1年以上,干热70℃、沸水、强碱或强氨溶液中可被杀死。
[生活史及流行病学] 弓形体的整个生活史是在终宿主和中间宿主内完成的。
在终宿主 (猫) 内的发育: 猫吃食了含有弓形体包囊的动物组织或发育成熟的卵囊后,包囊内的滋养体或卵囊内的子孢子就进入猫的消化道,并侵入肠上皮细胞,在肠上皮细胞内进行球虫型的发育和繁殖。首先是通过裂殖生出大量的裂殖子,到一定时间,部分裂殖子进行配子生殖转化为配子体及大小配子,最后形成卵囊。卵囊会随猫的粪便排到体外,在外界适宜的环境中,经2~4日发育为感染性卵囊。被猫摄入的滋养体,有一部分进入淋巴和血液循环,被带到全身各脏器和组织,侵入有核细胞。在有核细胞内以内出芽法或二分法进行繁殖。滋养体在有核细胞内繁殖时,猫自然产生免疫力及抵抗力来阻止滋养体的繁殖,一部分滋养体被消灭,另一部分滋养体在猫的脑和骨骼肌等处形成包囊。
在中间宿主 (犬等) 体内发育: 犬通过口、鼻、眼、呼吸道黏膜、眼结膜和皮肤感染弓形体的滋养体,常见的感染途径是摄食了被卵囊污染的饲料、饮水及环境内杂物等。犬感染弓形体后主要是通过淋巴、血液循环侵入有核细胞,在胞浆内以内出芽的方式进行无性繁殖。如果犬没有产生免疫力和抵抗能力,而弓形体虫株毒力很强,就可能引起犬弓形体病的急性发作。反之,弓形体繁殖受阻,则出现轻微发病或不出现临床症状,存留的虫体会在犬的一些脏器组织中形成包囊。
[症状] 成年犬、猫多数为潜伏感染或无症状的隐性感染,猫的血清中常有高滴度的IgG,犬缺少。青年犬、猫感染出现临床症状,特别是仔犬、仔猫症状表现较严重,主要表现为发热、食欲不振、精神沉郁、虚弱、黏膜苍白、咳嗽、呼吸困难,有的甚至出现出血性腹泻和黄疸。少数有剧烈呕吐,并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紊乱。弓形体病能引起流产、早产或死胎。
[诊断] 临床上必须以检出病原体或证实血清中抗体滴度升高才能确诊。
(1) 临床诊断。以临床症状为依据进行初诊,急性病例,红、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减少和单核细胞增多者较少见。慢性病例,白细胞总数增多,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增多,血小板减少,但没有出血倾向。
(2) 实验室诊断
①病原体检查: 取可疑病犬、猫或尸体的组织、体液做涂片、压片或组织切片,自然干燥后甲醇固定,姬氏液或瑞氏液染色后镜检,发现裂殖子即可确诊。还可采用集虫法,取病犬的排泄物 (肠内容物、尿液、痰液、眼分泌物等) 离心 (2000转/分钟) 5分钟,用沉渣涂片染色检查。也可以用病料接种于小白鼠腹腔进行病原检查。
②血清学诊断: 血清学诊断主要有血细胞凝集试验、补体结合试验、中和试验等,常用的方法为血细胞凝集试验。
③荧光诊断: 用荧光异硫氰酸盐,被染上的弓形体呈发光的黄绿色。
④国外已有动物弓形虫 (lgM、lgG) 抗体快速诊断试纸进行诊断。
(3) 鉴别诊断。临床症状与犬瘟热特别是神经型犬瘟热很相似,很容易相混淆,诊断时应加以鉴别。
[治疗]使用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其中以磺胺-6-甲氧嘧啶效果最好。磺胺嘧啶70mg/kg体重,口服,每日2次,连用3~4日。如果配合使用甲氧苄氨嘧啶或二甲氧苄氨嘧啶效果更好,剂量为磺胺嘧啶的1/5。同时应配合口服等量碳酸氢钠粉,并增加饮水。磺胺-6-甲氧嘧啶60~100mg/kg体重,配合甲氧苄氨嘧啶14mg/kg体重,口服每日1次,连用4日,首次量加倍。克林霉素,犬10~20mg/kg体重,猫12.5mg/kg,口服或肌肉注射,每日2~3次,连用3~6周。
[预防] 不喂生肉,防止犬、猫捕食啮齿类动物。防止猫粪污染饲料、饮水等。本病可感染人,孕妇感染后易造成流产,应注意预防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