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二、绦虫病
    来源:辈宠网

绦虫病是由多种绦虫寄生于犬、猫小肠而引起的一种常见寄生虫病。

[病原] 犬、猫体内的绦虫种类很多,但最常见的是犬复孔绦虫和泡状绦虫。绦虫虫体一般呈带状,背腹扁平,左右对称,白色不透明,体长由几毫米到十几米,绦虫为雌雄同体,由头节、颈节和链体组成。头节细小呈球形或梭形,为吸着器官,其形状有3种类型: 吸盘型、吸槽型和吸叶型。颈节为头节之后的细而短的部分。链体由数个至数千个节片组成,自前向后由幼节 (未成熟节片)、成节 (成熟节片) 和孕节 (子宫内充满虫卵) 组成。孕节从虫体后端不断脱离,新的节片不断形成。

犬复孔绦虫虫体长10~50cm,宽5mm。虫卵呈圆形,直径35~50μm,透明,有两层薄的卵壳,内含六钩蚴。

泡状绦虫虫体长75~500cm,虫卵近似椭圆形,大小为38~39mm×0.03~0.035mm。

[生活史及流行病学] 绦虫的生活史较复杂,其发育都需要1~3个中间宿主才能完成整个生活史。孕节脱落随粪便排出体外,在外界孕节破裂虫卵散出,中间宿主 (蚤类) 幼虫食入虫卵,虫卵在其肠内孵化,六钩蚴钻入肠壁,进入血腔开始缓慢发育。当中间宿主生长成蛹最终为成虫时,六钩蚴也发育为感染性的似囊尾蚴。犬、猫食入有感染性的似囊尾蚴中间宿主后,似囊尾蚴就在犬、猫体内发育为成虫。

犬绦虫除复孔绦虫以蚤为中间宿主外,其他都是以人、猪、羊、牛、马、鱼、兔、骆驼及野生动物等为中间宿主,犬为终宿主。

犬、猫是通过食入感染的肉、鱼等 (中间宿主) 经口感染。

[症状] 感染犬临床表现不明显,严重感染时,可引起慢性肠炎,出现消化不良、腹泻、腹痛、消瘦和贫血。虫体成团时,会堵塞肠管,导致肠梗阻、肠套叠、肠扭转甚至肠破裂。

不断脱落的孕节会附在肛门周围刺激肛门,引起肛门瘙痒或疼痛发炎。

[诊断] 猫肛门瘙痒在地上摩擦可怀疑有绦虫。通过观察犬粪便或肛门周围是否有类似米粒的白色孕节或短链体,如果有就可确诊。用饱和盐水浮集法检查粪便内的虫卵或孕节。

[治疗] 绦虫病,可选下列药物治疗:

①吡喹酮犬5mg/kg体重,猫2mg/kg体重,口服。或2.5~5mg/kg体重,皮下注射。

②氯硝柳胺 (灭绦灵) 154~200mg/kg体重,口服。服前禁食12小时,有呕吐症状的犬可加大剂量直肠给药。

③阿苯哒唑 (肠虫清) 400mg,每日口服,连服3日。

④甲苯咪唑片 (安乐士),每次200mg,口服,每日2次,连服3日。

[预防]

①定期驱虫,定期检查,以每季度驱虫1次为宜,驱虫后的粪便应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散播。

②不饲喂生食 (生肉、生鱼),特别禁止喂食含有绦虫的动物内脏,需要喂食时必须充分高温煮熟。

③搞好环境卫生,保持犬舍、猫窝内外的清洁和干燥,定期消毒,杀灭绦虫蚴中间宿主(即蚤、毛虱等)。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