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九、肾膨结线虫病
    来源:辈宠网

肾膨结线虫病又称肾虫病,是由肾膨结线虫寄生于犬肾或腹腔而引起的一种疾病,主要临床特征为体重减轻、血尿、尿频、不安、腹痛等。本病常呈地方性流行。

[病原] 肾膨结线虫属于圆形科线虫,其雌虫是目前已知的最大线虫。成虫粗大,活的虫体呈鲜红色圆柱状,两端略细,表皮有横纹,沿每条侧线有乳头排列。口无唇,口周围有两环乳头,前环乳头较细,后环位于结节膨大处。雄虫体长14~45cm,直径3~4mm,其交尾伞呈钟状,有交接刺1根,呈刚毛状。雌虫体长20~103cm,直径5~12mm,为单子宫,肛门位于后侧,呈半月状,阴门位于前侧的食道部。虫卵呈椭圆形,大小为60~84μm×39~52μm,卵壳厚,表面有许多小凹陷,呈微棕色。

[生活史及流行病学] 肾膨结线虫的第一中间宿主是蛭蚓科的贫毛环节动物,第二中间宿主为淡水鱼类。淡水鱼也可能是转运宿主。终末宿主是犬、狐、马、猪等多种动物和人。其成虫在宿主肾脏产卵并随宿主的尿液排出,被中间宿主吞食后在其体内发育成感染性幼虫。犬食入未煮熟带有感染性幼虫的鱼肉而感染,幼虫在其消化道内游离出来,从胃或十二指肠移行到腹腔或肾脏内寄生。也有人认为游离出的幼虫在胃黏膜下滞留5日左右,穿过胃壁进入肝脏,于感染后50日左右移行到肾脏。感染性幼虫感染终末宿主到开始产卵需要5个月。一般认为已感染过的犬不再重复感染。

[症状] 在感染早期表现不明显,当幼虫接近或达到成熟时出现症状,表现为血尿、脓尿、尿频等尿路感染症状。虫体寄生时间长则出现体重减轻、贫血、腹痛、呕吐、腹水、便秘或腹泻。若虫体阻塞输尿管,则发生肾盂积水,引起肾脏肿大,触诊可触摸到肿大的肾脏。如为一侧肾脏受到侵袭时,由于代偿作用,一般症状不明显。如两侧肾脏都受损害时,则会引起肾功能不全,出现神经症状乃至发生尿毒症而死亡。

当虫体寄生于腹腔时,可引起腹膜炎、腹水或腹膜出血,患犬出现腹痛、不安等。虫体寄生于腹腔则尿中检不出虫卵。

[诊断] 尿中检出特征性虫卵,即可确诊。如检不出虫卵也不能排除本病,因为仅有雄虫或雌虫寄生,或虫体寄生在腹腔时,均检不出虫卵。可用X线摄影检查。

[治疗]

(1) 手术治疗。对于已确诊有虫体寄生于腹腔或肾脏的患犬,最有效的治疗办法是手术摘除虫体。如单侧肾脏病变严重,可施行肾脏摘除术。

(2) 丙硫苯咪唑250mg/kg体重,口服,驱虫效果可达100%。

(3) 四咪唑10mg/kg体重,配成5%溶液,1次肌肉注射,驱虫效果可达85.7%,间隔7日重复1次,连用3~5次为好。

(4) 左旋咪唑5~7mg/kg体重,配成5%溶液,1次肌注,驱虫效果可达58.3%~87.1%,并能抑制肾虫排卵77~105日。

[预防] 应禁止犬吞食生鱼或其他水生动物。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