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炎是由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性胃黏膜炎性变化。犬最为多见,幼犬易发。临床特征是呕吐、腹痛为主。
[病因] 急性胃炎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急性胃炎是由于喂饲过饱,采食腐败变质的食物、饮污秽不洁的水、误食异物、食物过冷或过热等; 投服有刺激性的药物或误食有毒物质: 如砷、汞、磷、铝等,刺激胃黏膜而引起发病。喂饲牛奶、鸡蛋、鱼肉等也可引起变态反应性胃炎。继发性胃炎: 常继发于犬瘟热、犬细小病毒病、犬传染性肝炎等传染性疾病以及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和胃肠寄生虫病等。
[症状] 呕吐和腹痛是急性胃炎的主要症状之一。发病急,呕吐一般在食后30分钟左右出现,初期吐出物为未充分消化的食糜,以后则为泡沫状黏液和胃液,呕吐物中有时混有血液、有黄绿色胆汁或胃黏膜脱落物。病犬食欲不振或废绝,渴欲增加,大量饮水后,很快发生呕吐而且加剧。由于腹痛而表现不安,前肢向前伸展。触诊腹部腹壁紧张,触诊胃部敏感。由于持续呕吐,则出现脱水,引起电解质紊乱。体温升高,脱水、酸中毒,甚至休克。检查口腔时,可见黄白色舌苔,闻到口臭味。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可初步诊断; 胃镜检查依据胃黏膜变化即可确诊。临床需与胃内异物、胃溃疡、急性胰腺炎相鉴别。
[治疗] 以清除病因、消炎止痛、纠正电解质紊乱为原则。
(1) 祛除病因。停止一切对胃有刺激的食物和药物,给以富有营养的流质饮食或短时禁食。如不呕吐可给予少量的清水,12~24小时后,给予热牛奶、糖水、米汤、稀饭或高糖、低脂、低蛋白,易消化的流质食物,逐渐给予半流质食物,数天后恢复正常饮食。
(2) 清理胃内有毒物质。初期可用催吐剂,盐酸阿扑吗啡3~5mg,皮下注射或口服,吐酒石0.05~0.3g; 后期给予油类泻剂,液体石蜡或植物油10~20ml,口服,排出胃内残留的有毒物质。
(3) 制止呕吐。病犬和病猫呕吐严重或反复呕吐者,尽量不给口服药物。给予甲氧氯普胺 (胃复安) 1~2ml,溴米那普鲁卡因注射液 (爱茂儿) 1~2ml,肌肉注射,每日2次; 亦可用盐酸氯丙嗪1~6mg/kg体重,或硫酸阿托品0.1~0.2mg,肌肉注射,每日2次。
(4)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可用复方氯化钠溶液或5%葡萄糖盐水、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6等混合静脉注射。如有酸中毒和缺钾时,可补充10%氯化钾溶液或5%重碳酸氢钠溶液。休克者经补液、纠酸效果不佳时,可用升压药。
(5)消炎。一般不用抗生素,但由细菌引起,特别伴有腹泻者,可内服黄连素、环丙沙星、诺氟沙星等。
(6)健胃止痛。可口服稀盐酸、含糖胃蛋白酶、苦味酊、乳酶生等;止痛可口服阿托品、普鲁本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