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蓄脓综合征是指子宫内蓄积大量脓液并伴有子宫内膜增生性炎症。临床上可呈现子宫蓄脓、子宫内膜炎、子宫脓肿等多种疾病的症候群。
[病因] 子宫蓄脓综合征,主要与母犬、猫体内激素代谢紊乱、微生物感染、机械性刺激有关。
内分泌因素: 黄体激素(孕酮)长期持续作用于子宫内膜可引起子宫内膜囊性增生,囊性子宫内膜增生是子宫对孕酮的一种异常反应,也是子宫蓄脓的开始阶段。雌激素可以增强孕酮对子宫的损害作用和加快子宫蓄脓的发展。如母犬发情结束后,不论妊娠与否,功能性黄体可持续分泌黄体激素2个月以上。假妊娠时,为了阻止泌乳,长期注射或内服黄体激素或合成黄体激素类药物等,都可导致本病的发生。
微生物感染: 当子宫内膜囊性增生时,子宫抵抗力降低,使病原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和沙门氏菌等)易于侵入和繁殖,引起子宫内膜炎、化脓和蓄脓。
机械性刺激: 有人实验证明,对子宫内膜逐渐增加机械刺激,如用铁丝线插入子宫内或用铁丝搔刮子宫内膜,可出现典型的子宫内膜增生症。
[症状] 病犬精神沉郁,厌食,多数患犬、猫多饮多尿,有的犬呕吐。一般体温正常,发生脓毒血症时,体温升高。阴门排出分泌物较多,带有臭味。阴门周围、尾和后肢附关节附近的被毛被阴道分泌物污染,有的犬频频舔阴门。子宫颈关闭的病例,其腹部膨大,触诊敏感,可摸到扩张的子宫角。子宫显著肥大的病例,可见其腹壁静脉怒张。
临床血相检查其白细胞数增加,犬通常为2000~100000/mm3(20×109/L~100×109/L); 核左移显著,幼稚型达30%~50%以上; 红细胞、血红蛋白均正常,但有时出现贫血现象,红细胞容积不到正常值的36%。血清蛋白检查多数病例呈现高蛋白血症,往往是纤维蛋白原正常,而γ-球蛋白增高。血清尿素氮和血清总蛋白稍增高。阴道涂片检查有大量的或成堆的嗜中性白细胞和微生物。
[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临床血相检验和X射线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即可做出诊断。
直肠检查:排粪排尿后,举起犬的后躯,把手指尽量向直肠深部插入,即可触到骨盆前方扩张的子宫。
X射线检查: 从腹中部到腹下部有旋转的香肠样均质象,有时尚出现妊娠中期的子宫角念珠状膨大像。
超声波断层检查: 将犬仰卧保定,腹下部充分剪毛和涂布耦合剂后,把探头垂直接触皮肤,先确定膀胱的位置和大小,然后把探头从子宫颈向子宫角方向边移动边观察子宫的图像,子宫内蓄脓的扩大子宫腔呈散射回波。子宫内滞留有多量内容物时,呈水平上升的回波。
糖尿病病例,也有多饮多尿,但腹围不增大,不呕吐,并表现多食、高血糖和糖尿等,可与之相区别。本病与腹水的鉴别可通过触诊和X射线检查进行。与膀胱炎、慢性肾炎、钩端螺旋体病、肠梗阻、中毒症等鉴别诊断,主要靠血液学检查。
[治疗] 根据病情,可采取手术疗法或药物疗法。
手术疗法: 即进行卵巢、子宫摘除术是本病的根治方法。但有相当一部分患犬由于体质虚弱,不适宜手术,因此,应先采用支持疗法即适当给予输液、输血、使用抗生素等,待机体体液、电解质失衡状态改善后,再行手术。对有低蛋白症的患犬、猫,可用右旋糖酐制剂15~30ml/kg体重,静脉注射。
药物疗法: 以促使子宫颈张开和子宫收缩,消除子宫内感染的微生物,除去致病因素(孕酮)的来源为治疗原则。
可选用雌激素、睾酮、催产素或前列腺素。睾酮每次内服200~300mg,每周2次,连用3周;前列腺素0.25~1mg/kg体重,肌肉注射; 催产素一次10~20u。在子宫颈开张的情况下,也可使用麦角新碱或前列腺F2a 250μg/kg体重,皮下注射。子宫内容物基本排完后,适当投入抗生素。也可采用头孢霉素类抗生素35mg/kg体重,每天3~4次,静脉注射,连用3~5天有效。
对囊性增生型子宫蓄脓综合征,有人曾用搔刮子宫内膜的方法而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