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是由内、外凝血径路中的某一凝血因子先天缺乏而引起的出血性疾病。犬因近亲繁殖,而本病的发病率较高。
[病因及症状]
(1) 第Ⅶ因子缺乏症。本病是常染色体性遗传病,见于比格犬、阿拉斯加犬及其杂种犬。纯合基因的第Ⅶ因子活性是3%以下,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杂合基因无症状,凝血酶原时间正常,但第Ⅶ因子活性约减少一半。纯合基因易患蠕形螨病。
(2) 血友病A (第Ⅷ因子缺乏症、古典血友病)。这是与雄犬、猫X染色体有关的不完全隐性遗传病,半纯合基因的雄犬、猫与杂合的雌犬、猫交配所生雌性仔犬、猫可患本病。其发病率与犬、猫的品种有关,纯种和杂种犬、猫都可发生。临床表现轻重不等,轻症犬、猫到性成熟时仍不易发现,病犬、猫的第Ⅷ因子凝血活性明显降低,但与第Ⅷ因子的相关抗原正常或增加,活化部分凝血致活酶时间延长。载体 (杂合的雌性犬、猫) 第Ⅷ因子凝血活性约一半是正常的,第Ⅷ因子相关抗原正常或升高。
(3) 血友病B (第Ⅸ因子缺乏症)。遗传形式和血友病A相同。有报道,圣比纳救护犬、美国的西班牙长耳犬、法国斗牛犬、苏格兰㹴、小型苏格兰牧羊犬、英国短毛猫、喜马拉雅猫等易发生本病。
诊断方法与血友病A相同,但血友病A添加正常血清时,不能纠正活化部分凝血致活酶时间的延长,而血友病B则可以纠正。
(4) 血管性假血友病。此病是缺乏一种血浆V-W因子引起的凝血障碍及出血,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见于德国牧羊犬、德国短毛猎犬、巨型史劳策㹴、戈登猎犬、苏格兰㹴、杜伯曼犬以及猫等,雌雄犬、猫都可患病。
典型症状是消化道出血,血尿,鼻出血,齿龈出血,体表血肿。剪爪过短、断尾、断耳手术时,出血不止。本病用常规的凝血功能试验不能确诊,必须测定V-W因子。
(5) 第X因子缺乏症。本病是仅见于美国的西班牙长耳犬和一个杂交品种犬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新生仔犬和青年犬有严重出血倾向,但成年犬较轻。表现为纯合子胎儿流产,初生仔犬因脐带或胸腔内或腹腔内出血而死亡。杂合子则因外科手术而加重病情。
(6) 第Ⅺ因子缺乏症。本病是常染色体遗传病,见于英国斯普林格犬、德国魏玛犬、爱尔兰㹴。轻症犬有血尿、齿龈出血、鼻出血。重症犬于术后12~24小时持续出血。第Ⅺ因子的活性纯合子为正常的20%以下,杂合子为40%~60%。
(7) 第Ⅻ因子缺乏症。本病见于标准卷毛犬、德国短毛猎犬及猫。表现为内源性凝血时间延长。
(8) 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本病是常染色体不完全显性遗传病,见于近亲交配的俄国狼犬、圣伯纳犬、苏格兰牧羊犬。其临床特征为体表血肿、跛行、鼻出血以及术后过度出血。纤维蛋白量正常,但内源性和外源性血液凝固时间显著延长。纤维蛋白原异常可能是存在胚胎纤维蛋白原。
[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检查及凝血功能来确诊。
(1) 询问病史。调查家族史、既往出血性病史、生活环境及使用过的药物等。对有出血史的要调查当时的出血程度,详细询问是自然出血还是外伤或术后出血,是大量出血还是渗出性出血,出血持续时间,从哪个部位出的,怎样止住血的等等。过去出血时的年龄、出血次数以及有无并发其他疾病如肝炎病、尿毒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全身感染、恶性肿瘤等。
(2) 一般临床检查。为了确定出血的部位、程度、性质,应详细检查出血是体表面还是深部,检查有无鼻出血、血尿、血便、黏膜的点状或斑状出血,软组织或体腔有无血肿。
黏膜表面有慢性出血的,可怀疑血小板异常或血管性假血友病。大的血肿是凝血因子缺乏,易于确定。脾肿、肝肿、淋巴结炎等多为后天性疾病。
(3) 凝血功能检查。根据活化部分凝血致活酶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对轻症或中度病犬不易诊断,需要做特异凝血因子的定量检测。
[治疗] 避免意外创伤,认真考虑犬舍的结构和内部安装,不使用妨碍止血的药物。
对贫血严重的患犬应输新鲜血,贫血不严重的可输血浆6~10mg/kg体重,至止住血为止。硫酸亚铁3mg/kg体重,口服,每日1次。叶酸制剂15mg,肌肉注射,每日1次,直到红细胞比容正常为止。
饲喂柔软易消化的食物,禁喂骨头等硬质食物,以防止损伤口腔黏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