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软病是骨质进行性脱钙,未钙化的骨基质过剩,而使骨质疏松的一种慢性骨营养不良性疾病。临床上以骨骼变形为特征,犬、猫偶有发病。
[病因] 日粮中钙、磷比例失调,特别是磷含量绝对或相对缺乏是造成本病的主要原因。犬、猫食物中钙磷最合适的比例:犬为1.2~1.4:1,猫为0.9~1.1:1。有的犬主人担心爱犬缺钙,长期大量喂食钙剂,而忽视了补磷,造成钙、磷比严重失调,容易引发本病。动物在钙、磷供应总量不足的条件下,对磷的缺乏更为敏感,易发生骨软症。VD缺乏时,可促进磷的缺乏。此外,锌、铜、锰等微量元素的缺乏也对骨软症的发生有促进作用。
[症状] 病初发生消化机能紊乱,喜食泥土、破布、塑料等,有的甚至因异嗜而发生胃肠阻塞。随后出现运动障碍,运步强拘,腰腿僵硬,拱背、跛行,喜卧,不愿起立。继之则出现骨骼肿胀变形,四肢关节肿大,易发生骨折和肌腱附着部的撕脱。
[诊断和鉴别诊断] 依据异嗜、跛行和骨骼肿大变形不难诊断。通过饲料分析钙、磷比例失调或绝对量不足以及X线摄影骨质疏松,即可确诊。血钙多无明显变化,而血磷明显降低。
注意与慢性氟中毒鉴别,后者具有典型的釉斑齿和骨脆症,饮水中氟的含量高。
[治疗] 关键是调整不合理的日粮结构,满足犬、猫对磷的需要,要增加骨粉的喂量。对重症病例,可配合应用无机磷酸盐,如20%磷酸二氢钠注射液或3%次磷酸钙注射液等,静脉注射。另外要保征钙、磷的绝对供给量。
适当补充VD和锌、铜、锰等微量元素。
[预防] 防止长期、大量、单一地补给钙剂。注意经常分析日粮成分,及时调整钙、磷比和绝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