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病是常有反复发作的急性或慢性非化脓性炎症。其特征是胶原结缔组织发生纤维蛋白变性以及骨骼肌、心肌和关节囊中的结缔组织出现非化脓性局限性炎症。这些变化均由于在变态反应中产生大量氨基乙糖所致。但氨基乙糖能被身体细胞的精蛋白中和,就不会发生纤维蛋白变性或表现不明显。
[病因] 风湿病的病因至今未完全阐明。近年来研究表明,风湿病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并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人类医学已证明A型溶血性链球菌所致。已知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能引起两种不同的病理过程。一种是表现化脓性感染,另一种则表现为延期性非化脓性并发病,即变态反应性疾病,风湿病则属于后一类型。风湿病发作时,从病例的鼻、咽部拭子培养,可获得A型溶血性链球菌,从血清中测出各种链球菌的抗体。如果把大量的链球菌抗原包括蛋白、碳水化合物及粘肽注入兔子后,可产生风湿病征和病变。目前多数人认为风湿病是一种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变态反应及过敏反应。
此外,根据动物试验结果证明,不仅溶血性链球菌,其他抗原,如细菌蛋白质、异种血清、经肠道吸收的蛋白质及某些半抗原物质也能引起风湿性疾病。例如给兔注射大量马血清,不仅引起肌肉风湿病,还可以引起关节风湿病、结节性关节周围炎、神经周围纤维织炎和皮下纤维织炎等。
在临床实践证明,风、寒、潮湿、阴冷等因素是风湿病发生起重要作用。如大汗后受冷雨浇淋,洗澡受冷风侵袭,受贼风特别是穿堂风的侵袭等都能引发风湿病。
[症状] 风湿病主要发生活动性较大的肌肉、关节及四肢,特别背腰肌群、肩臂肌群、臀部肌群、股后肌群、颈部肌群等。其特征是突然发生浆液性或纤维素性炎症,由于患病肌肉疼痛、运动不协调,步态强拘不灵活,跛行明显。由于患病肌肉不同,可出现支跛、悬跛或混合跛。跛行能随运动量增加和时间延长其症状减轻。触诊患病肌肉疼痛明显,肌肉紧张,犬主拥抱犬时有惊叫。风湿性肌肉有游走性,时而一个肌群好转时而另一个肌群又发病。
急性风湿性肌肉炎时,出现明显全身症状,如精神沉郁、食欲下降、体温升高、心跳加快、血沉稍快、白细胞稍增。急性肌肉风湿病的病程较短,一般经数日或1~2周即好转,但易复发。当急性风湿病转为慢性时,全身症状不明显。病肌弹性降低、僵硬、萎缩,但跛行程度虽能减轻,运步仍出现强拘。病犬容易疲劳,风湿病对水杨酸制剂敏感。
[诊断与鉴别诊断] 到目前为止风湿病没有特异性诊断方法,兽医临床上主要靠病史和临床症状,如突发性肌肉疼痛、运动失调、步态强拘不灵活; 随运动量增加症状有些减轻; 风湿性肌炎常有游走性和复发性;对水杨酸制剂敏感等特点加以诊断。一般不难诊断。
当前一些辅助诊断也不是100%诊断率或特异性水杨酸钠皮内注射试验、血常规检查、纸上电泳法检查、抗0测定等。
肌肉风湿病常与外伤性肌肉炎症、骨骼损伤、脊髓损伤、外周神经麻痹等病相混淆。从病史、致病原因及临床症状可与外伤性肌肉炎症、骨骼的损伤;脊髓损伤、外周神经麻痹(无疼痛反应)等相区别。
[治疗] 风湿病治疗原则是消除病因、解热镇痛、消除炎症、祛风除湿和加强饲养管理等。肌肉风湿病常用以下药物治疗。
(1)解热镇痛及抗风湿药 水杨酸钠,犬为0.2~0.3g,猫为0.1~0.3g,口服; 如静脉注射,犬为0.1~0.5g; 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犬为0.01~0.04g,每日2次,猫为40mg/kg,每日1次,口服;保泰松,犬为20mg/kg,1日2次,口服。
(2)皮质激素类药 氢化泼尼松(强的松龙)混悬液,犬、猫为10~40mg/kg,隔4~5日1次;醋酸泼尼松(强的松); 醋酸可的松针,犬每日0.05~0.2g,分2次; 氢化可的松针,犬为0.01g,每天1次;地塞米松,犬为5~10mg/kg,每日1次。
(3)抗生素是控制急性风湿病的链球菌,首先用青霉素,也可用其他抗生素。
(4)其他方法 静脉注射碳酸氢钠;针炙; 温热疗法;超短波电场疗法; 中波透热疗法;激光疗法;局部涂擦刺激剂等均对风湿病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