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是由特殊的纤维细胞(粘液细胞)使结缔组织精蛋白产生过多而形成的局限性无炎性肿胀。临床上以丘疹、结节、脱毛斑及于病灶部挤出粘蛋白物质为特征。该病仅发生于沙皮犬,无性别差异,无传染性。
[病因] 目前尚不清楚。
[症状] 急性病犬全身散在性凹陷水肿或产生丘疹或产生大小不等的水泡,肿胀处皮肤呈半透明状,无红、热、痛、痒等反应,被毛稀少、脱落,皮肤透明度降低,可见鳞屑结痂、红斑等病变。慢性患犬头颈、躯干、尾部或肢端出现散在内含粘稠丝状或胶胨样粘蛋白物质的丘疹或结节,质软,偶有化脓或溃疡。患部呈斑块状脱毛,残存的被毛易拔出,不易折断。
[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犬品种特征和临床症状及特征性病理组织学变化,不难确诊。但要注意与其他原因所致的皮肤病相鉴别。
活组织检查,初期可见外毛根鞘和皮脂腺水肿,空隙中有粘蛋白沉积。个别毛囊变成空腔,其腔内含有粘蛋白,毛根鞘细胞变性。真皮上部可见局限性界限不清大小不等的囊肿,有大量粘蛋白沉积,在无定形粘液基质中,散布梭形或星芒状纤维细胞。
[治疗] 应用糖皮质类激素药物如地塞米松0.25mg/kg体重,或氢化可的松2mg/kg体重口服,每日2次,连用3~5日。严重病犬可增加用药时间。少数患犬不治疗而生长到成年后,其症状也可自行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