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炎是指外耳道上皮的炎症。炎症常累及对耳轮和耳廓,也可通过鼓膜影响中耳。本病犬、猫均常发生,且垂耳或外耳道多毛品种犬如可卡犬、拉布拉多拾猎犬以及小型贵妇犬等品种犬更易发生。
[病因] 常因不正确洗耳引起耳外伤、耳内异物如泥土、毛发、耳垢、水或其他异物等、外耳畸形及新生物等引起外耳细菌或真菌感染。犬耳螨是重要的病原。炎热、潮湿也增加本病的发病率。耳炎也是过敏性皮炎的一个特征。病耳常发现糖疹癣菌属,可能是原发感染。
[症状] 患外耳炎的宠物,病耳垂下,摇头摩擦或搔抓病耳,引起耳破溃、充血,过分摇头导致耳廓血肿。外耳道疼痛或破溃、被毛潮湿,常流出淡黄色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粘连耳被毛,并散发异常臭味。病久或未治疗的外耳炎,其耳道上皮肥大、增生,使耳道阻塞,听力减弱。体温间或升高,食欲不振。
[诊断] 大多数外耳炎易诊断。特异性病因、异物及耳螨等只有用耳镜仔细检查才能识别。耳垢呈黑褐色,类似鞋油,常与葡萄菌和糖疹癣菌感染有关;耳垢呈黄褐色、易碎,可能系葡萄球菌、酵母菌及变形杆菌感染; 黄绿色水样脓性且有臭味的排泄物可能为变形杆菌或假单胞菌感染。确诊病原需进行微生物培养分离。耳镜检查时,发现小点状白色物体蠕动为耳螨感染。
[治疗] 宠物镇静或麻醉后,剪去耳廓及外耳道入口的被毛,用温灭菌生理盐水或0.1%新洁尔灭或雷伏诺尔棉球清洗耳垢及其分泌物。防止清洗液进入中耳,用小镊缠卷湿棉花擦拭清除,大块耳垢或其他异物可用耳匙轻轻刮除。分泌物深者,可用3%双氧水洗耳。最后用干脱脂棉球吸干。对于急性外耳炎,清洗后局部涂抗生素软膏,每日1~2次; 化脓性外耳炎,可用抗生素软膏和皮质类固醇类软膏,也可涂布氧化锌软膏,有助于保护收敛,每日1次;全身体温升高者,可全身应用抗生素; 寄生虫感染者,可于耳内滴杀螨剂; 慢性外耳炎,炎性分泌物多,药物治疗时间长,亦难根治,可施部分耳道切除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