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肥大细胞瘤对于犬来说意义最大,因为它占了皮肤肿瘤总数的10%。猫少发生。在犬,各种年龄的犬均可发生(平均8~10岁),其发生率有明显的品种差异性。
[症状] 肥大细胞瘤可发生于任何部位的皮肤和内脏器官,但后肢上部和会阴,包皮处最常见。肿瘤体积变化很大,可单个或成群分布。从生长缓慢、柔软、松弛的肿瘤至生长迅速、坚硬、多结节的团块状,有的可侵入皮肤引起溃疡。其切面通常呈黄褐色或绿色,也可由于出血而呈斑状。肥大细胞瘤无包膜,但是生长缓慢的肿瘤比生长迅速的肿瘤界限更清晰。在猫肥大细胞瘤通常很小(直径通常小于0.5cm),但是数量很多,散布于整个皮肤。
[诊断] 根据症状不能确诊。用针头吸取物和按压制片进行瑞氏染色及进行细胞学检查。肥大细胞瘤无包膜,当真皮结缔组织被大量肥大细胞所侵袭,在这些肥大细胞之间,散着数量不等的嗜酸性多形核粒细胞。在犬,肥大细胞的分化程度差别很大,肿瘤被分3个级别,有丝分裂象很少见。分化不好的肿瘤含有紧密排列的细胞,这些细胞有大而不规则的核,胞浆稀少,有丝分裂象多。
猫肥大细胞瘤有不同的形态。它们含有分化良好的、均匀而紧密排列的肥大细胞。
[治疗] 在犬,生长缓慢、分化良好的肥大细胞瘤进行手术切除,实施肿瘤组织和3cm以上的健康组织一起切除,切除后80%以上的患犬可获痊愈。分化较差的肿瘤有明显的局部复发和转移至局部淋巴结的倾向,预后应谨慎。手术切除后,可结合放疗和化疗治疗。由于肿瘤经常发生扩散,因此,对猫肥大细胞瘤的预后应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