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四十一、骨肉瘤
    来源:辈宠网

骨肉瘤是一种来自成骨细胞的恶性肿瘤,又称骨原性肉瘤(osteogenic sarcoma)由梭形细胞基质增殖,而直接形成骨样或未成熟骨。骨原性有双重意义: “由骨演变而来”和“生成骨组织” ,通常认为多见于猫和狗,在犬的骨肿瘤中骨肉瘤占80%,一般发生于巨型和大型品种犬,如圣伯纳犬、大型丹麦犬、金黄色拾猎犬、爱尔兰赛特犬、杜伯曼犬、德国牧羊犬等。巨型品种母犬发病于公犬,大型品种公犬发病于母犬。德国牧羊犬的发病率最高。

犬发病年龄在1~15岁之间,平均7.5岁,猫1~20岁,平均10岁。

80%病例的肿瘤发生在四肢长骨上,18%的位于中轴骨(头与脊柱骨骼),其发生顺序为桡骨远端、肱骨近端、胫骨近端或远端、股骨近端或远端,以前两者为多发。在长骨的病灶主要位于干骺端。较小品种的犬患病超过中轴骨骼。猫的扁平骨易感。在猫的后肢比前肢患病的更普遍。

[症状]

(1)主要临床症状是跛行。患部多位于长骨的干骺端,早期触诊凉感,随肿胀增大变为热感,压痛。肿胀持续增大,关节活动受限,患肢免负体重,肌肉萎缩,可继发病理性骨折。

(2)发生在肋骨、颌骨上的肿瘤主要表现为局部硬固肿胀,发生在鼻骨上的肿瘤引起单侧或双侧脓性、血性鼻漏,发生在椎体的肿瘤可引起外周神经麻痹。

(3)病初全身反应不明显,待患部症状严重或继发肿瘤转移后全身症状恶化,表现消瘦、沉郁、发热、厌食等。常见的被转移器官有局部淋巴结、肺、肾。

(4)X射线检查,可见病变一般起源于髓腔,骨质以浸润性破坏为主,兼有不规则增生,少数病例以骨质增生为主。即以溶骨占主体,溶骨的和成骨混合,或以成骨的占主体。骨膜呈漫润性骨化,新生骨呈放射状突入周围软组织,界限不清。软组织肿胀。胸部X射线检查有时可见到转移的结节样肺肿瘤。

(5)组织学检查,肿瘤细胞为多形型,可产生成熟或不成熟的骨针、软骨、纤维状组织。镜检,骨肉瘤的瘤细胞为梭形的成骨细胞,也有呈多角形或其他形态的,胞核肥大,核染色质深染,分裂象多见。常见一些单核或多核之瘤巨细胞。

骨肉瘤瘤细胞有形成骨样组织或骨组织的特点,其形成过程按膜内骨化的形式进行,即由肉瘤性成骨细胞直接形成骨样组织或骨组织。此外,骨肉瘤中还可发现软骨与破骨细胞。

分化较好的骨肉瘤,质地比较坚硬,颜色灰白,有较多量的肿瘤性骨组织,肿瘤由骨干向外生长,侵入软组织,肿瘤性骨组织与骨干长轴相垂直。骨髓腔为肿瘤所破坏或侵占。分化较差的骨肉瘤,肿瘤中骨质甚少,甚至不形成骨组织,故其质度柔软,均细,且常有出血与坏死。

[生物学特性] 80%的犬在诊断后的8个月内死亡。通常在犬可看到肥大性骨病,在早期转移和扩延到肺。而发生在颅部的肿瘤主要是局部发病和毁坏,肺转移的发生频率较低。

[诊断] 依靠X射线检查和组织活检确诊。X线检查注意骨之边缘、皮质、肿瘤的基质与骨膜反应。应与其他骨肿瘤、急性骨髓炎、肥大性骨病、全骨类鉴别。

[治疗] 骨肉瘤预后不良。发生在四肢的病程短,可在一月内死亡。局灶性病变如系早期发现者,可手术截除患肢,手术前先用化疗3~8周。但术前应做胸部X线摄片观察有无肺之转移。但一般术后8个月常因肿瘤复发或转移到其他组织而死亡。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