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第一节 个体选配和种群选配
    来源:辈宠网

一、个体选配

个体选配是考虑个体之间的关系而进行有意识地将公母犬配对。

(一) 同质选配

同质选配是选用性能或体形外貌相似的优秀公母犬相配,以期获得相似的后代。同质选配能使基因纯合,减少杂合子基因型频率,加强犬群的同质化,使优良性状得以保持和巩固。

同质选配主要是以表型相似而配对,其基因型如果是纯合的,后代就能产生相似的性能; 如果是杂合子往往效果不尽人意,后代将会产生分化,性状也不能巩固。因此在选配时应根据遗传学知识,判断个体主要性状的基因型。

采用同质选配在短期内可能难有显著效果,连续继代进行,逐步清除群体的杂合子,可提高犬群的品质。同质选配要防止具有相同缺点的公母犬相配。如凹背母犬不能与凹背公犬相配,否则会使凹背的缺点在后代中得以巩固。

同质选配也会产生一些负面效应。它将导致犬群的变异性缩小,适应性和生活力降低,有些公母犬的缺点也会因此而得到巩固。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措施是加强选择,淘汰不良个体。故而同质选配一般在巩固性状和扩大优良群体时应用。如杂交改良到一定阶段时,必须将优良性状固定下来,可采用同质选配;或种群已达到某些目的要求,需通过同质选配繁殖大量的具有相同优点的犬。

(二) 异质选配

异质选配包括两个含义: 一是选择不同优良性状的公母犬相配,以期获得兼有双亲优点的后代。如选用胆大凶猛的公犬与猎取欲望强的母犬相配,以求获得胆大衔取兴奋的受训犬; 另一种情况是选择同一性状但优劣表现不一的公母犬相配,以达到改良犬群品质的目的。如选用体格高大的公犬与体形较小的母犬相配,使后代的体形得到改良。

异质选配能综合双亲的优良特性,丰富后代的遗传基础,提高犬群的生活力和适应性,产生新的变异。它一般用于品种培育的初期,或改良停滞不前甚至性能退化的犬群。异质选配可能得不到一致的效果,这是由于基因的连锁和性状间的负相关导致双亲的优良特性不一定能很好地结合起来,所以异质选配应坚持严格的选种制度,并考虑性状的遗传规律与遗传参数。异质选配不能与弥补选配混淆,因而具有相反缺点的公母犬不能相配。如凸背公犬不能与凹背母犬相配,否则不仅得不到背腰平直的后代,还可能导致后代缺陷更为严重。

在实践中,同质选配和异质选配不能截然分开。在一次选配中某项性能是同质的,而另一项性能可能是异质的。如选配的公母犬体形匀称,但胆量不一,这对体形而言是同质选配,就胆量而论是异质选配。在育种过程中,同质选配和异质选配要交替使用,互为条件。同质选配可稳定遗传性,为异质选配奠定基础; 异质选配的后代应通过同质选配来巩固新的性状。

(三) 近交

这是考虑双亲的亲缘关系远近的选配,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的双方相配就称为近交。畜牧学上所谓的近交是指双方到共同祖先的总代数不超过六代的个体间交配。

实践证明,近交是有害的,它能使后代性能衰退,导致其生活力、适应性降低,体质转弱,生长缓慢,因此,在日常的繁殖工作中应避免近交。近交衰退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两性细胞差异小,基因的显性或上位效应减小;也可能是内分泌不平衡,未能产生所需要的酶和产生的蛋白质或其他化合物不正常所致。

在育种工作中,近交具有其特殊的用途。一是能固定优良性状,使基因达到纯合,几乎所有的育成品种都采用过近交;二是能揭露有害基因,犬的不良性状往往是隐性基因决定的,通过基因的纯合,有害基因得到表达,可淘汰其不良个体,从而提高了犬群优良基因频率;三是能保持优良个体的血统,进而保住了犬群的优良特性; 四是能提高犬群的同质性,使犬群的遗传结构比较一致。

为了防止近交衰退的出现,必须正确运用近交,严格淘汰不良个体,加强饲养管理,进行血缘更新,做好选配工作。

二、种群选配

种群选配是研究与配个体所隶属的种群特性和配种关系,根据相配双方是属于相同的还是不同的种群而进行的选配。它可分为纯种繁育和杂交。

(一) 纯种繁育

纯种繁育是选择相同种群的个体进行配种。由于环境和条件的不同,同一品种的不同种群可能有较大的异质性,即便是同一种群内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进行种群内的选配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后代品质。因而纯种繁育既可巩固遗传性,长期保存种群固有的优良品质,又能提高现有品质,使种群水平不断地稳步上升。纯种繁育后文将有详细论述。

(二)杂交

杂交就是异种群的选配。它可以是不同品种犬的选配,也可以是不同品系或类群间的选配。由于不同种群的异质性明显,通过杂交能使基因发生重组,将不同群体的特性集中到同一群体,创造新的类型; 还能产生杂种优势,使后代的生活力、生产性能、抗病力、抗逆性等优于其父母代种群。杂交后代大部分性状的基因型往往是杂合子,遗传基础不稳定,故而不宜作种用,但并不是所有性状基因型都是杂合子。

杂交的分类一般按照杂交方式进行,主要可分以下几种。

1.简单杂交

又叫二元杂交,用两个种群的个体杂交一次,以后不再持续杂交的方式。它多用于经济杂交,即将两个种群的优良特性集中在个体上,或者使后代获取某些性能的杂交优势。

2.级进杂交

两个种群的杂交后代,再用其中的一个种群不断地进行回交,使最后的杂交群体达到所需的目标。此方式主要用于改良原有种群某些性能,故又叫改良杂交; 也可使某一种群的个别优良特性引入到另一种群,亦称之为引入杂交。改良或引入的代数并不是越多越好,只要达到了目标就必须停止杂交,否则会丧失原有种群固有的优点。如自繁六代的德国牧羊犬体格和胆量偏小,以新引进的德国牧羊犬杂交,这对于自繁犬群的繁育,是进行体型和胆量的改良杂交; 在引入群的繁育中,是适应性的引入杂交,属何种杂交,视目标和后续工作而定。改良杂交和引入杂交在具体的应用上有区别,后文将继续阐述。

3.复杂杂交

按一定的程序,将三个以上的种群进行逐代杂交的方式。它包括轮回杂交和双杂交。三个种犬群的杂交又称为三元杂交,三个以上种犬群的杂交统称为多元杂交。该方式主要用于杂种优势利用或综合各种犬群优良特性以创造新类型群体。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