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亲本群的选优与提纯
选优与提纯是杂种优势利用的一个最基本的环节。选优是通过选择使种群中优良性状的基因频率增加; 提纯是以选择和近交为手段,提高种群中主要性状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有些性状的遗传力高,采用个体选择虽然能显著提高性状的表型,但往往在杂种优势上不明显,这与提纯有很大的关联,因为杂合子在表型上能占有一定的优势,因此,选优与提纯是不能截然分开的。杂交亲本的选优与提纯应在纯繁的基础上进行,纯繁和杂交在育种工作中是相互交替、相互补充、互为基础、互相不可替代的两个过程,不把纯繁工作做好,杂交的效果就不明显。选优与提纯的较好方法是品系繁育,但在品种、品系的培育过程中,就应将杂交效果指标纳入到选种育种指标中。孤立地搞新品种或新品系的培育,或者孤立地搞杂交都是片面的。
二、杂交亲本的选择
杂交亲本的选择应视种群状况灵活掌握。一般要按父本和母本分别选择,两者的标准和要求各有不同。
1. 母本的选择
应选择分布广、适应性强的本地犬种作为母本。对已长期适应本地气候,并有一定数量犬群的引入品种亦可考虑,如我国军警犬工作部门早年引入并普遍使用的德国牧羊犬。选择的母犬还应繁殖力强、母性好、泌乳力高,同时要结合选育要求适当考虑犬的工作性能。
2. 父本的选择
父本的选择主要应考虑与杂种所要求的类型。如培育搜毒的杂种可考虑拉布拉多或史宾格作为父本。在多元杂交时,注意选择最后一轮父本与杂种要求性能相类似,这在亲本选择中尤为重要。
三、杂交效果的预估与配合力的测定
杂交效果的预估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可进行大致的预估。一般来说,分布相距远、来源差别大、类型特点不同的种群间能获得较大的杂种优势; 长期与外界隔绝的种群间也有好的杂种优势; 遗传力低、近交衰退严重的性状能产生杂种优势; 主要性状变异系数小的种群间有较好的杂交效果。
配合力是种群杂交能获得杂种优势程度,配合力有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两种。一般配合力的基础是基因的加性效应,反应各种群杂交的平均效果;特殊配合力的基础是基因的非加性效应,表达了种群杂交获得比一般配合力高的杂种优势。人们没有找到精确预测杂种优势的捷径之前,以杂交试验进行配合力测定还是选择理想杂交组合的必要方法。
进行配合力测定的杂交试验时,各种主要性状都要进行配合力测定; 每次测定应以亲本为对照,并做到条件一致; 各性能的测定要有科学合理的方法,并重复多次,同时应结合各地的饲养管理条件进行综合考虑。
四、杂交方式
各养犬单位根据自身的工作基础或协作条件,结合种群状况、技术管理水平和训练使用需要,选用适宜的杂种优势利用方式。常用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二元杂交
二元杂交又称简单杂交或单杂交,它是最简单、最基本的杂种优势利用方式。两个种群间进行杂交,只需做一次配合力测定,后代无论公母均不继续配种繁殖,主要作为商品犬或用于受训犬。开展二元杂交需要不断地补充纯种犬作为杂交亲本。其最大的缺点是不能充分利用杂种优势,尤其是繁殖性能方面。
(二) 三元杂交
三元杂交是以两个种群的杂交后代与第三种群进行杂交的方式。三元杂交的总杂交优势要超过二元杂交,如果在后一轮用杂交母犬为杂交亲本可在繁殖性能上获得较大的杂种优势。开展三元杂交需要三个种群的纯种犬源,并进行两次配合力测定。在我国的工作犬技术行业中,基础较强的工作犬繁育单位可有选择地进行三元杂交。在开展二元杂交的基础上,根据省内外对工作犬的需要,凭借一级原种犬繁育单位的科技力量和犬源补充,选择少量的民间犬种和杂交用专门化品系进行纯种繁育,以适宜的杂种开展杂种优势利用。注重短中期效益,繁殖出性能较全面的犬。有条件的单位个人也可适当地开展三元杂交。
(三) 四元杂交
四元杂交又称双杂交,先用四个种群分别两两杂交,然后再在两个杂种间进行杂交。它能充分利用杂种公母犬的优势,遗传基础更为广泛,有更多的显性优良基因互补的机会和互作类型的可能,从而造成较大的杂种优势。它涉及到四个种群的选优提纯、两类杂交亲本的选择和正反交的比较等等。组织工作较为复杂。在我国的养犬技术行业中,各单位应相互协作可以开展四元杂交试点。在加强原有犬种保种和血统管理的基础上,着手地方品种的选育和专门化品系的培育,进行四元杂交,着眼于中长期效益,以适应警犬技术持续发展的需要。
五、杂交品种的培育
杂种优势的有无、大小与生活条件(包括训练、使用) 密切相关,应给予相应的饲养管理条件,改进训练使用方法,否则,犬的杂种优势难以较好地发挥。在实践中要积极探索,不断总结,制定出一套科学的杂种犬饲养管理和训练使用的操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