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嗅觉
    来源:辈宠网

辨别外界物体气味的感觉。犬、猪、马、牛、羊等具有高度发达的嗅觉,因而称为敏嗅觉类动物;另一些如鸟类 (包括家禽) 具有不发达的嗅觉,因此叫做钝嗅觉类动物; 而水栖哺乳动物如鲸、海豚没有嗅觉,它们叫做无嗅觉类动物。嗅觉感受器位于鼻腔深部的嗅上皮内 (嗅区)。嗅上皮是由嗅细胞、支持细胞和基底细胞构成。嗅细胞是双极细胞,向外周突出的一极叫做嗅树突,其末端呈圆形的嗅小胞; 嗅细胞的轴突穿过筛板,进入嗅球与嗅球内的第二级感觉细胞发生突触联系。后者的轴突组成嗅神经,于杏仁核及梨状区等部换神经元后,再传到边缘系统一些部位,产生嗅觉。犬具有很高的嗅敏度、能察出微量的气体化学物质。嗅细胞是嗅觉的感受器,嗅细胞部分有许多皱褶,其容积较人类为大,以狼犬为例,是人类的4倍。而且在鼻孔的扩张下,可以吸进空气中细微的气味分子,以加强嗅觉的印象。猎犬在追踪猎物的踪迹时,往往会以后肢站立,以便捕捉更多的味道。嗅细胞的数目因犬种的不同而有差异,狼犬的嗅细胞为20000万个,而人为500万个。其嗅觉优于人类百万倍。因此不仅在5.7公升的水中加入一滴血液,犬能轻而易举地分辨出来,甚至在59公升水中加入1小匙食盐,犬也能轻易的识别。犬能检出在密闭存留6周之久的人的踪迹。此外,从混合气味中嗅出特定味道的能力也相当卓越,如经过戊酸训练的犬,可在丙酸、羊脂酮酸、醋酸、酪酸等的混合液中,分别出有无戊酸的存在。像这种敏锐的嗅觉,是基于狩猎本能所需而逐渐发达的。犬之所以对鸟兽的味道极为敏感,是由于猎物所具有的脂肪酸的味道所致。根据Nachaus博士的实验,若对犬进行绝食,不供给其脂肪酸,犬对脂肪酸的嗅觉能力会增加3倍,更加促使它获得猎物的欲望。因此,在狩猎的前一天让猎犬绝食,也是基于这个理由。此外,犬对味道的记忆力亦相当优秀,可以凭味道分辨出久不见面的旧主人。嗅敏度受温度、湿度、气压等外界因素及体内的各种变化的影响,例如湿度增大时,嗅敏度提高; 保持正常体温时,嗅敏度最高; 感冒时,鼻粘膜肿胀、嗅敏度大大降低甚至暂丧失。嗅觉有明显的适应性,当一种物质持续作用时,对这种物质的嗅敏度迅速降低。嗅觉对有效地寻找食物,逃避敌人,并且在性的本能上起重要的作用。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