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把游戏归入学习,可是它又有某些先天本能的特征,但是没有完了行动。所以,游戏也是介于本能与学习之间的行为,或者说是本能的练习与自学。游戏总是以同群的伙伴为对手,通过游戏互相结识和建立友好关系,并且有信息交流。所以它也是一种社会行为。游戏是指表现出的那些与维持个体生存及种族生存并无直接关系,而与人的游戏相似的一类行为活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游戏有自发性;②行为与目的有矛盾;③情节是由成年的行为成分中随便凑成的;④动作有夸张;⑤多次重复部分动作而不求实效;⑥有邀请开始的信号,过分时有叫停的信号。游戏多见于幼犬,游戏过程中似乎有控制机制起作用,使程度适可而止,不致伤害对方。优势个体与弱小对手游戏时 (如大犬对小犬) 总是收敛其力量与技巧或者自取劣势,藉以延长游戏时间。以物体为对象时 (如小犬撕咬鞋袜) 则无所顾忌地增加强度。独自游戏多以自身的一部分或其它物体为对象。犬在开始游戏之前必有“邀请信号”。其表现是前肢低俯后躯高举、尾巴竖起,有如“引而不发”的姿态。游戏的对手或人或犬。小犬有时衔一件东西边弄边跑,希望被对手追赶,或故意掉落而给对方一个拣拾的机会。但它总是多次抢先拾到,然后给对方一次机会。这时,由它追逐,并发出大口的喘气声以夸张其活动量。在游戏的时候,社会优势地位失效。以大诱小时,大者在地上翻滚做为一种屈服和邀请的表示,进而咬拉对方的尾巴或做出向空中跳窜,向前向后向左向右的跳跃动作。在捕咬的游戏中,不时地向对方袒露腰窝以示善意。摇尾只是一般的情绪激动,并不表达任何信号。游戏过程中也有发生误会的情况。例如在攻击与逃避的游戏中,逃的一方偶然躲错了方向而在身体的柔弱部位遭受一击,这往往能使游戏的性质转变成半真半假的斗争。恼怒的一方发出恐吓的吠声同时用嘴空咬几下,并用两眼凝视对方。因此将导致游戏暂停或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