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在犬大多数呈隐性感染,少数表现生殖器发炎,引起流产及各种组织的局部病灶。布氏杆菌属有6个种,感染菌的主要是流产布氏杆菌、马耳他布氏杆菌、猪布杆菌和犬布氏杆菌。布氏杆菌为球杆菌或短杆菌,无鞭毛,不产生芽胞,革兰氏染色阴性,有荚膜(S型)。在自然中抵抗力较强,对热敏感,对消毒药的抵抗力弱,1%来苏尔、2%福尔马林、5%生石灰乳、0.1%升汞等均能于数分钟内将其杀死,对卡那霉素、庆大霉素、链霉素和氯霉素敏感,但对青霉素不敏感。传染源是病犬和带菌犬,最危险的是受感染的妊娠母犬。传播途径主要是消化道,其次是生殖道和皮肤、粘膜等。本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大多为隐性感染,少数表现发热性全身症状。妊娠母犬主要症状是流产,通常是在妊娠40-50天发生,流产后阴道长期流出分泌液,淋巴结肿大,脾炎和长期的菌血症,但于下次发情时,大多数又能受孕,少数表现屡配不孕。公犬可能正常; 也可能发生睾丸萎缩、副睾炎、前列腺炎以及菌血症,也可能导致两性不育。本病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无明显特征,诊断只能以流行情况、临床症状为参考,以细菌学、血清学反应为依据,进行综合性诊断,细菌学诊断常用镜检、细菌培养和动物试验。血清学诊断有凝集反应、补体结合反应和全乳环状反应等,均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尚无有效菌苗预防注射,需对犬群检疫,发现病犬立即隔离或扑杀。治疗主要是抗菌,可使用氯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等; 同时应用维生素C,维生素B1,效果更好。由于该病多呈隐性感染,且人、畜共患,所以与犬密切接触人员要做好自身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