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蚤病是由犬猫栉首蚤和致痒蚤寄生于犬的体表所致的外寄生虫病。此蚤有跳跃的功能,故称跳蚤。
【病原】跳蚤体形较小,仅1~ 3 mm,呈深褐色或黄褐色。无翅,腿3对,腿由若干节组成,跳跃灵活。
【生活史】蚤的发育需经卵、幼虫、蛹及成虫四个阶段。雌雄交配后,雌蚤产生椭圆形卵,而卵不粘于宿主皮毛上,却落于宿主栖息的场所,当外界环境适宜时,约经5 d即可孵出幼虫,再经15~ 20 d,幼虫成熟化蛹,然后几天内成熟出茧,吸血、生长发育为成虫,便可重新繁殖。
【临床症状】蚤常寄生的部位是犬的尾根、腰荐背部和腹下等。由于蚤的反复叮咬并分泌毒素,引起犬剧痒不安,啃咬、搔抓皮肤,患部脱毛,出现炎性变化,重者导致湿疹,皮肤化脓性变化,或过敏性皮炎等。
【诊断要点】根据临床仔细观察,并发现皮毛上有蚤的存在,即对本病不难作出诊断。
【治疗措施】
(1) 用0.025%杀虫菊酯或1%鱼藤酮溶液涂搽患部皮毛,12 d后重复1次即可。
(2) 螨净,按1∶200配成水溶液,使犬药浴或喷洒犬舍及活动场所。
(3) 20%双甲脒,按1∶300配成水溶液,体表喷洒或药浴。
(4) 驱蚤类的透皮剂只能外用。
【预防措施】参照犬虱病。
专家建议
(1) 平时应注意犬、犬舍等的卫生。
(2) 每2~ 3个月使用一次驱蚤类的透皮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