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常与椎间盘破裂、骨折或脊柱的脱位有关,使脊髓向中枢和末稍神经的传导中断,临床上以呈现脊髓节段性的运动及感觉障碍或排粪排尿障碍为特征。患犬多是受到外界暴力的作用所致,如车辆冲撞、跌倒、跳跃、奔驰、受打击,或从高处跌下等; 患佝偻病、骨软症、骨营养不良、脊椎炎和椎间内生软骨瘤的犬,因其骨骼的韧度降低而易发本病,最常发生的部位为腰前部和颈部。患犬表现疼痛不安,呻吟,卧地不起,排粪排尿困难或大小便失禁,并可能发生休克。脊髓损伤通常与椎体的骨折和椎管的移位有关,最易发生于最后胸椎与第一腰椎结合处,并常发生希一谢二氏反应 (强直扩延到两前肢,麻痹性无痛扩延到两后肢,但前肢仍有正常的随意运动,并能完成所有的体位反应和脊反射,且感觉正常);在第3-4腰椎的损伤,会引起损伤组织的功能完全丧失,两后肢及尾部的反射性截瘫和损伤部以后的躯体痛觉丧失; 从第6颈椎到第2胸椎节段的脊髓损伤,将导致两前肢的脊反射降低和两后肢反射亢进的四肢麻痹; 当第3胸椎发生损伤时,将出现霍纳氏症 (即患犬的瞳孔缩小,第3眼睑脱出,眼裂缩小,眼球向眼眶内陷落); 第6颈椎节段脊髓损伤时,将导致四肢的反射亢进或麻痹; 第7颈椎处脊髓发生损伤,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脊髓完全横断的临床指征见下表。诊断首先确定损伤的部位及其范围,并判定患犬的预后; 疼痛、水肿、出血、明显变形的部位可能就是脊髓损伤的部位; 脊髓损伤的定位,可进行神经病理学检查,根据下表大体判定,X射线造影术对确立诊断和选择治疗方法是必不可少的,患犬的预后取决于损伤范围和程度,当刺激损伤部末端存在痛觉时,预后良好,若痛觉缺乏是预后不良的表现。对脊髓损伤的患犬应避免屈曲、伸展、扭转,以减少对脊髓的刺激,对疼痛不安的患犬给予镇静和止痛药; 对休克患犬要立即治疗休克和呼吸困难,为减少因损伤所致脊髓水肿,可静注20%甘露醇2毫克/公斤;或用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2-4毫克/公斤,静注; 限制脊柱活动可用宽绷带或夹板绷带围绕躯体的脊柱部; 维持排尿排粪功能,可插入尿导管,且用温水灌肠以排出直肠内的积粪; 将患犬置于软垫上,并经常改变患犬躺卧姿势,以防褥疮的发生。全身使用抗生素和磺胺类药以防感染; 一般损伤较重,治愈多无指望。
脊髓完全横断的临床指征
脊髓节段 | 损伤尾端的指征 | ||
运动 | 感觉 | 自主活动 | |
C1-4 | 伴有过度弛缓的四肢 麻痹 | 感觉丧失 | 呼吸暂停,不排尿 |
C5-6 | 伴有反射亢进的四肢 麻痹 | 感觉丧失,颈中部感 觉过敏 | 呼吸暂停,膈神经下 运动神经元麻痹,不 排尿 |
C7-T1 | 肩胛上神经下运动神 经元麻痹,臂神经丛 下运动神经元所支配 区伴有过度松驰的麻 痹或截瘫 | 感觉丧失,臂神经丛 感觉过敏 | 仅膈呼吸,不排尿 |
T2-L3 | 伴有反射亢进的截 瘫,希一谢二氏症 | 感觉丧失,断节部感 觉过敏 | 某些肋间的和腹部的 呼吸取决于损伤的高 度,不排尿 |
L4-S1 | 伴有下神经运动元的 腰骶神经丛截瘫 | 感觉丧失,断节部感 觉过敏 | 不排尿,S1表现为肛 门括约肌张力缺乏 |
S1-S3 | 弹后趾,尾麻痹 | 感觉丧失,断节部感 觉过敏 | 不排尿,肛门括约肌 松驰 |
Cy1-Cy | 尾麻痹 | 感觉丧失,断节部感 觉过敏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