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肾小球、肾小管或肾间质组织发生炎症变化,临床特征是肾区敏感和疼痛,尿量减少,尿液中含有红细胞、白细胞、肾上皮细胞等。是犬的常见病,母犬更易发生。目前,肾炎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多认为与感染、中毒及变态反应等有关,感染的原因多继发于某些传染病 (如犬瘟热、犬钩端螺旋体病、结核病等),系病毒,细菌及其毒素作用于肾脏所引起,或病愈后的变态反应所致; 中毒的原因有内源性中毒,如胃肠道炎症,皮肤大面积烧伤所产生的毒素等,外源性中毒,如应用有强烈刺激性的药物 (松节油、石炭酸、水杨酸等),误食被砷、汞、磷等毒物污染的食物; 此外,邻近器官的炎症、犬受寒、感冒等都可引起肾炎的发生。临床上以急性肾炎、慢性肾炎和间质性肾炎发生较多。①急性肾炎: 患病初期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体温升高,肾区敏感疼痛,患犬不愿活动,站立时背腰拱起,强迫行走时,步态强拘,躲避或抗拒肾区检查,由于炎症的反射性刺激常频频排尿,但量少甚至无尿,尿比重增高并有血尿,尿液检查发现尿中蛋白质含量增高,并有透明及颗粒管型、红细胞管型、上皮细胞管型、白细胞、病原菌等,动脉压升高,有些病犬在后期出现眼睑、胸下、腹下等部位水肿,甚至伴发肺水肿或体腔积水,严重病例由于大量含氮物质蓄积,血中非蛋白氮含量增高,呈现尿毒症状,如机体衰弱无力,昏迷,全身肌肉发作性痉挛,严重腹泻,呼吸困难等;②慢性肾炎,多由急性肾炎发展而来,患犬全身衰弱,无力,食欲不定,逐渐消瘦,后期可见眼睑、胸腹下或四肢末端出现水肿,严重时亦可见肺水肿和体腔积水,尿量不定,比重增高,尿液中有多量肾上皮细胞、管型及少量红细胞和白细胞,严重病例可引起慢性氮质潴留性尿毒症; 同时,心血管系统发生机能障碍;③间质性肾炎: 主要表现初期尿量增多,后期减少,尿沉渣中亦见少量蛋白、红细胞、白细胞及肾上皮,压迫肾区患犬无疼痛表现,血压升高,心脏肥大,随病情的发展可出现心脏衰弱,尿量减少,尿比重增高,皮下水肿,最后可因肾机能障碍导致尿毒症而死亡。诊断主要根据病史,典型临床症状,尿液化验结果等。治疗原则是消除病因,加强护理,消炎利尿及对症治疗等,首先给予富含维生素A和蛋白质饲料以及充足的饮水,限制食盐的补充; 药物治疗主要应用抗菌,消炎和利尿药,消除感染可选用青、链霉素,氯霉素,卡那霉素,呋喃呾啶等; 皮质类激素既有抗炎, 又有免疫抑制作用,可选用醋酸可的松,强的松龙。此外可选用环磷酰胺6.6毫克/公斤,口服抑制免疫反应; 有水肿时可选用速尿,双氢氯噻嗪,乙酰唑胺;若心力衰竭可皮下注射咖啡因200-400毫克; 出现尿毒症时,可静注5%碳酸氢钠10-30毫升,有严重血尿时,可应用止血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