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心药是一类能提高心肌的兴奋性,加强心肌收缩力,从而改善心脏 (特别是心力衰竭时) 功能的药物。
1. 洋地黄
(1) 药理: 洋地黄对心脏具有高度的选择作用,治疗剂量能明显加强心肌的收缩力,并通过植物神经介导,减慢心率和房室传导速率。洋地黄对患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个体,能增加尿量,消除水肿。这是洋地黄改善心脏功能、增加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压的结果,是洋地黄强心作用的继发作用。
(2) 用途: 洋地黄 (叶粉)、洋地黄毒苷主要用于慢性心功能不全,也用于某些心律失常。如犬伴有心力衰竭的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
(3) 用法与用量:洋地黄制剂一般分为两个步骤给药: 第一步,于短期内应用足够剂量,使其发挥充分的疗效,此剂量称作全效量或洋地黄化量。达到全效量的指征是心脏情况改善,心率减慢,接近正常,尿量增加。第二步,即在达到全效量后,每天再给予一定剂量,补充每日的消除量以维持疗效,此剂量称为维持量。全效量的给药方法有以下两种:
①缓给法: 适用于慢性、轻症病例。将洋地黄全效量分为8剂,每隔8 h内服1剂。首次给予全效量的1/3,第二次给予全效量的1/6,第三次及以后每次给予全效量的1/12。如果想要较快地呈现效果,还可将全效量分为4剂,首次服全效量的1/2,6 h后服全效量的1/4,以后每隔6 h服全效量的1/8。
②速给法: 适用于病情较重、较急的病例,可用洋地黄毒苷注射液(地吉妥辛) 静脉注射。首次注射全效量的1/2,以后每隔2 h注射全效量的1/10。达到洋地黄化后,每天给予维持量,维持量为全效量的1/10。维持量应用时间长短随病情而定,往往需维持用药1~2周或更长时间。
犬内服的全效量为0.03~0.04 g/kg体重,静脉注射的全效量为0.006~0.012 mg/kg体重,维持量为全效量的1/10。
(4) 注意事项: 洋地黄排泄慢,一般经2~3 d排出大部分,全部排出需8 d之久,所以易发生蓄积性中毒。用药前应详细询问病史,对2周内未曾用过洋地黄者,才能按常规给药。用药期间,不宜使用肾上腺素、麻黄碱及钙剂,以免增强毒性。禁用于急性心肌炎、心内膜炎以及主动脉瓣闭锁不全等。洋地黄安全范围窄,易于中毒,必须严格控制用药剂量。
2. 毒毛花苷K
(1) 药理: 作用与洋地黄相似,但比洋地黄快而强,维持时间短。内服吸收少,不宜内服给药,只宜静脉注射,静脉注射后3~10 min可显效,1~2 h达到最大效应,维持10~20 h。排泄快,蓄积性小,不良反应也小。
(2) 用途: 适用于急性心功能不全或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急性发作,特别是心衰而心率较慢的危急病例。
(3) 用法与用量: 毒毛花苷K注射液,静脉注射,一次量,犬0.25~0.5 mg,临用前用5%的葡萄糖注射液稀释10~20倍后缓慢注射。
(4) 注意事项: 对于应用洋地黄治疗过的患犬,必须经过1 ~2周才能再用,否则会增加洋地黄在体内的蓄积。本品不宜与碱性溶液配伍。
3. 去乙酰毛花苷
(1) 药理: 药理作用与洋地黄相似,可加强心肌的收缩力,减慢心率,抑制心脏传导。本品具有快速强心作用,静脉注射后8~10 min呈现作用,1~2 h后作用达到高峰,作用持续2~3 h。主要由肾脏排泄。
(2) 用途: 适用于急性心功能不全的病例,对房颤及室上性心动过速作用较明显。
(3) 用法与用量: 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 0.4 mg/2 mL。静脉注射,一次量,犬1~3 mg,临用前用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20倍,缓慢注射,4~6 h后酌情再注射一半量。
(4) 注意事项: 本品主要用于静脉注射,若注射困难,亦可肌内注射。禁用于急性心肌炎、肾功能不全的病例。
4. 肾上腺素
(1) 药理: 本品能兴奋心脏、收缩和扩张血管对平滑肌的作用。
(2) 用途:作为恢复心脏功能的急救药,常用于过敏性休克、溺水、传染病、药物中毒、手术意外及心脏传导阻滞等所引起的心跳微弱或骤停。用于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休克、荨麻疹、支气管痉挛等。与局部麻醉药配伍使用,延长麻醉时间,减少麻醉药的毒性反应。外用作为局部止血药,当鼻黏膜、子宫或手术部位出血时,可用纱布浸以0.1%的盐酸肾上腺素溶液填充出血处,以使局部血管收缩,制止出血。
(3) 用法与用量: 犬皮下注射一次量,0.1~0.5 mL;犬静脉注射一次量,0.1~0.3 mL。
(4) 注意事项: 心血管器质性病变及肺出血的患犬禁用。使用时剂量过大或静脉注射速度过快,可导致心律失常,甚至心室颤动,故应严格控制剂量。忌用于水合氯醛中毒的患犬,也不宜与强心苷、钙剂等具有强心作用的药物并用。急救时,可根据病情将0.1%的肾上腺素注射液做10倍稀释后静脉注射,必要时可做心内注射。一般过敏性疾病或病情不太紧急的急性心力衰竭,不必静脉注射,可稀释后做皮下或肌内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