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三)皮肤真菌病
    来源:辈宠网

寄生于犬的被毛与表皮、趾爪角质蛋白组织中的真菌所引起的各种皮肤病,统称为皮肤真菌病。该病是人、兽共患病,可以相互传染,其特征是在皮肤上出现圆形脱毛斑,皮肤出现小的结节,渗出或鳞屑、结痂等;动物表现瘙痒症状。

1. 病原及流行

犬的皮肤真菌病有两个属,即小孢子菌属和毛癣菌属。前一属包括犬小孢子菌和石膏样小孢子菌;后一属为须毛癣菌。

犬皮肤真菌病的流行受季节、年龄、营养状况诸多因素的影响。炎热潮湿气候发病率比寒冷干燥季节高;幼小体弱、营养不良的犬易发病。

皮肤真菌病的传染途径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或接触被污染的刷子、梳子、剪刀、垫料等,也可经患有皮肤真菌病的人和其他动物传染给犬。皮肤真菌在自然界中抵抗力强,犬小孢子菌在干燥环境中能存活13个月,有的能存活5~7年。

2. 症状

患皮肤真菌病的犬以面部、耳、四肢、趾爪等部位发病,并逐渐向身体其他部位扩大感染。典型的皮肤病变为脱毛,脱毛区呈圆形并迅速向四周扩展,也有的病变部位呈椭圆形、无规则或弥漫状;有的病例则出现大面积皮肤损伤,全身被毛脱净,皮肤上出现大面积的损伤,出现无数个小的结节、渗出、极度瘙痒。感染的皮肤表面伴有鳞屑或呈红斑状隆起,有的病例在皮肤上形成痂皮,在痂皮下感染化脓。有的在皮肤上形成小脓疱并产生分泌物。皮肤真菌病在恢复期大多能长出新毛。本病病程2~4周,如不及时治疗可转为慢性,持续数月,甚至数年。

3. 防治

预防该病尚无有效措施。对犬加强饲养管理,供给犬必需氨基酸和各种维生素、矿物质等,以增强犬的抗病能力。对已发病的犬应进行隔离治疗,对犬污染的环境及用具应进行消毒。用伍氏灯定期检查无临床症状的犬,凡阳性者应隔离治疗。

对患皮肤真菌病的犬可采取下列方法治疗:外用药物疗法,选择刺激性小、对角质浸透力和抑制真菌作用强的药。市售的有克霉唑软膏、咪康唑软膏和癣净等,对局部涂抹,直至痊愈。

钱癣溶液。水杨酸50克,苯甲酸50克,薄荷脑30克,麝香草酚30克,甘油195毫升,2%碘酊195毫升,95%乙醇加至1 000毫升。取水杨酸、苯甲酸、薄荷脑、麝香草酚加适量乙醇溶解,加入碘酊、甘油混合均匀,加乙醇至全量。该方可用于各种浅部丝状霉菌感染。

氧化锌洗剂。氧化锌100克,淀粉100克,甘油100毫升,液化苯酚10毫升,蒸馏水加至1 000毫升。取氧化锌、淀粉混合过筛,加适量水搅匀,加入甘油与酚的混合液并加水至全量,搅匀即得。该方具有收敛、止痒、消炎、抑菌等作用,用于亚急性、顽固性皮炎、皮肤瘙痒等症。

内服药物疗法。对慢性重剧的皮肤真菌病,必须内服药物和外用药物同时治疗。内服药物有灰黄霉素和酮康唑。灰黄霉素每天30~40毫克/千克体重,拌入饲料中,连喂4周。酮康唑每天10毫克/千克体重,分3次内服,连用2~8周。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