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颈浅表淋巴结的大小和弹性,判断皮肤弹性和鉴别皮肤变化。在负重和非负重状态触诊肩和前肢,注意抬腿的容易与否,对比两条腿的解剖,评价肌肉群和张力。如果存在肩胛骨萎缩,重新检查颈部脊柱,查找脊柱的不稳定性或椎间盘疾病。检查长骨的形态,正常宠物适度确实的手指按压应是无痛的,骨膜表面光滑。检查关节形态,评价关节松弛情况和关节囊的厚度; 拉伸和屈曲各关节。检查爪的骨骼形态和骨膜表面的形态,拉伸脚趾,检查皮肤、趾垫和支架。检查腋窝皮肤状态,触摸臂动脉的脉搏。检查前侧肋廓的形态,定位心脏震动区。触诊腋窝淋巴结是否增大。大多数犬的臂和腋动脉不易摸到。
胸部视诊: 从宠物的前方及后方对比观察胸廓的对称性。健康宠物胸廓对称。当发育不良或患佝偻病及骨软症时,胸廓狭窄扁平 (狭胸); 单侧气胸或胸膜炎时,左右胸廓不对称;局部肌肉震颤,见于发热、疼痛、中毒及某些神经系统疾病。
胸部触诊: 检查肋骨、胸骨和脊柱的形态和对称性,正常时按压或叩诊,这些结构应无疼痛,鉴别心跳和检查左、右胸侧最强点。正常的心跳最强点,犬在左侧第4~6肋间的肋骨与软骨接合部。比较心跳速率和节律、前臂或股脉搏的速率和质量。对压胸腔应当不诱发咳嗽或疼痛,鉴别胸腔内占位性团块或液体。判断心脏的大小和收缩力的强弱。触诊胸部敏感,见于胸膜炎、局部炎症、外伤、肋骨骨折、胸肌风湿等。此外还要注意局部温度等。
胸部叩诊: 在叩诊回音较重的区域 (肺背尾侧) 开始,逐渐向叩诊音较轻的区域进行;心廓和膈界限为叩诊音稀疏、减弱的区域。注意脂肪过多可造成胸腔叩诊音减轻,宠物极度瘦弱时胸叩诊音变弱。通过不同特点的叩诊回音来鉴别胸腔内占位性病变: 叩诊音增强或叩诊区域增大,见于气胸、阻塞性肺炎、胃扩张性疝; 叩诊音减弱或区域减小,见于肿块、渗出、内脏疝、心肥大等。
胸壁听诊: 需要堵住一个鼻孔和/或嘴来控制喘气,延长呼吸循环和增强心脏听诊音。
心脏听诊: 开始于心音最强点听诊,评价声音的质量,评价心率和前后肢动脉脉搏和呼吸与循环的相合性。听诊四个瓣膜区、胸腔入口和胸骨。鉴别被替代或压抑的心音、心音分裂或复合心音、心颤动和心律不齐。
肺脏听诊: 由背尾侧肺部开始,并判断自主呼吸的速率和深度。每隔3cm左右为一个听诊点,每听诊点应连续听3~4次呼吸,检查所有肺区自然呼吸和控制呼吸,必要时与对侧相应部位对比。听诊胸腔入口和颈部气管,以区别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呼吸音。鉴别肺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异常支气管音和胸膜摩擦音。健康犬的肺泡呼吸音呈 “夫、夫”音。肺泡呼吸音增强,见于感冒、肺炎、热性病及有呼吸困难症状的疾病; 肺泡呼吸音减弱,见于肺气肿、肺炎等; 肺泡呼吸音消失,见于肺炎的肝变期; 干性啰音,见于支气管炎、肺炎及结核等;湿性啰音,见于肺充血、肺水肿、支气管炎及肺炎等; 胸膜摩擦音,见于胸膜炎、胸膜肺炎等。
定位心脏瓣膜听诊区: 犬二尖瓣区在左侧第4~6肋间、肋骨和胸骨结合部。肺动脉瓣区在左侧第2~4肋间的胸骨正上方。主动脉瓣区在左侧第4肋间和肩关节水平线。三尖瓣区在右侧第4~5肋间的肋骨、胸骨结合部和胸骨间。
心听诊区: 左尖,与二尖瓣区相对应。左基部,与肺动脉区相对应。右侧,与三尖瓣区相对应。
胸腔入口,应做常规听诊检查。大型犬常在此处听到大动脉杂音。如果鉴别出放射性颤音,应进一步听诊颈静脉、颈动脉和头部。
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只在正常犬可听到。第一心音分裂说明二尖瓣和三尖瓣闭合不同步,有时可在大型犬或巨型犬听到。第二心音分裂表明主动脉瓣和颈动脉瓣闭合不同步,有时在一些犬吸气时听到。第一、二心音增强,见于热性病初期及心肥大代偿期; 第一、二心音减弱,见于渗出性胸膜炎及严重的肺气肿; 第一心音增强,见于大失血; 第二心音增强,见于肾炎、肺充血、肺水肿等; 心律不齐,是心脏跳动的快慢不均,心音的间歇时间不等,见于热性病、心肌损伤及危重病。
动脉搏动: 发生于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之间,与心脏收缩相对应。心脏颤动与动脉脉搏同时发生为局限收缩性颤动。心脏颤动与动脉搏动不同时发生,是舒张性震颤。心脏震颤在收缩和舒张时都有,为持续性震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