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临床检验常测定的血清酶有以下几种。
1.天门冬氨酸转氨酶 (AST)
天门冬氨酸转氨酶也叫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 (GOT),AST主要存在于动物的肌肉、肝脏和心肌中,少量存在于肾、脾、脑和红细胞中。犬和猫AST活性都小于100u/L。犬AST半衰期12小时,猫的较短。测定方法常用金氏比色法和赖氏比色法。
AST生理性增多,见于劳动、训练和活动之后; 病理性增多见于肝胆系统疾病 (急性肝炎、肝硬比等)、骨骼肌肉疾病 (损伤和坏死、肌炎、变性肌病等)、心脏损伤和坏死以及非特殊性组织损伤等。
2.丙氨酸转氨酶(ALT)
丙氨酸转氨酶也叫谷氨酸丙氨酸转氨酶 (GPT),ALT大量地存在于灵长类、犬和猫的肝细胞里,怀疑这些动物肝细胞损伤时,应检查此酶。横纹肌细胞里也含有此酶,横纹肌损伤时ALT值增加不会超过正常范围3倍,肝细胞损伤时可超过正常范围3倍以上。犬、猫ALT正常范围不超过80u/L。一般ALT增多与肝细胞损伤严重性不呈正相关,200~400u/L可能表示有中等程度肝坏死或肝细胞损伤,400u/L以上表示肝脏有严重坏死。肝脏坏死或损伤停止后,此酶活性仍升高1~3周。对于犬,此酶的半衰期为60小时,猫比犬短些。腹泻、黄疸、腹水,精神不振和厌食,以及难以诊断的疼痛时,应检验此酶。
ALT增多见于原发性肝胆系统疾病 (传染性疾病、肝毒素性疾病、肿瘤以及手术创伤等)、代谢性紊乱继发肝病、药物治疗等 (如皮质类固醇、抗生素 (红霉素、氯霉素)、抗惊厥药 (扑米酮、苯巴比托),但在猫则少见)。
ALT减少,一般无临床意义,但肝纤维化或硬化可能减少。
3.碱性磷酸酶 (ALP)
碱性磷酸酶存在于骨骼、肝脏、胆道上皮和小肠黏膜,还有脾、肾脏皮质部、胎盘和一些肿瘤细胞。在pH10.5时,测量的是从骨骼和胆管来的碱性磷酸酶; 在pH9.5时,测量的是小肠碱性磷酸酶。犬肝脏和骨骼的同工酶半衰期为3天,而肠、肾和胎盘仅为3~6分钟。正常猫血清此酶活性比犬低、肝脏的此酶半衰期为5.8小时,其含量仅为犬的1/4。因此,有人认为猫此酶活性稍有增多,就有临床意义。
ALP增多,见于肝胆系统疾病、皮质类固醇过多、引起骨骼成骨细胞活性增加的疾病、引起高脂血和脂肪肝的疾病、新生瘤、饲喂蛋白含量少的日粮、肠黏膜疾病 (如腹泻、寄生虫、术后局部缺氧等)、应用抗惊厥药物和杀虫药等。
ALP减少,见于锌缺乏、甲状腺功能减退、用EDTA作抗凝剂时 (人为的)。
4.乳酸脱氢酶 (LDH)
LDH主要存在于骨骼肌、心脏、肾脏,其次是肝脏、脾脏、胰腺、肺脏、肿瘤组织等,红细胞内含量也极丰富。因此,乳酸脱氢酶升高无特异性。犬、猫血清LDH活性为200~300u/L。常用的测定方法为醋酸纤维薄电泳法和琼脂糖电泳法。
乳酸脱氢酶至少有5种同工酮 (Isoenzymes) :
LDH1存在于心脏、红细胞、脑和睾丸。
LDH2存在于平滑肌、心肌、脑、肾、骨骼和甲状腺。
LDH3存在于肺、胰脏、肾上腺、脾、胸腺、甲状腺、淋巴结、白细胞。
LDH4存在于皮肤、肝脏和肠道。
LDH5存在于骨骼肌、肠道、皮肤和小肠。
LDH增多,见于组织细胞损伤 (肝脏损伤和胆汁淤积性疾病、骨骼肌肉、肾、胰脏、心肌、淋巴网状内皮细胞、溶血性疾病等损伤。新生瘤(特别是淋巴肉瘤)、白血病、弓形体病以及延长血清和红细胞的分离和溶血(人为的)。
LDH减少,见于脂血症 (人为的)。
5.肌酸激酶 (CK)
肌酸激酶也叫肌酸磷酸激酶(CPK),主要存在于骨骼肌肉、心肌和脑组织。CK有3种同工酶: 脑型同工酶 (CK-BB,CK1) 主要存在于大脑外周神经,脑脊液和内脏肌型同工酶(CK-MM,CK3)主要存于骨骼肌和心肌和混合型同工酶 (CK-MB,CK2),混合型同工酶主要存在于心肌,骨骼肌中仅含少量。
CK增多,见于骨骼肌肉疾病 (见肌肉损伤、肌炎坏死、手术、肌肉注射等)。心肌损伤和坏死。大脑皮质炎症或坏死,维生素B1缺乏等。
CK减少,临床少见。
6.γ-谷氨酰转移酶(GGT)
GGT旧称r-谷氨酰转肽酶 (r-GT)。此酶存在于肝脏、肾小管、胰脏和肠。血液中GGT主要来自肝脏。新生幼犬、猫的GGT有时比成年犬、猫高10~20倍。
病理性增加: 胆固醇沉积症、肾疾患 (尤其是肾病)、皮质类固醇增多、抗惊厥药物治疗、肝炎、肝中毒、胆汁郁积或胆管堵塞 (肝内或肝外)、硒缺乏、慢性肝功能不足、胰腺炎等。门腔静脉分流沟通,GGT有轻微增多。
犬血清ALT和GGT活性同时升高,表明肝脏有损伤或坏死,同时有胆汁淤积。GGT和ALP活性同时升高,表明肝内或肝外胆管堵塞或损伤,胆汁淤积。
7.淀粉酶 (AMY)
淀粉酶存在于胰腺、肠黏膜和肝脏中。
不同实验室或不同仪器及不同检验方法,所得出的检验值不完全相同,犬为371~1503u/L,猫为531~1660u/L。
血清AMY增多见于:①肾小球过滤性能减小,也就是肾功能不足,多见于氮血症,此时AMY可增多2~3倍。②胰腺炎时,尤其是急性胰腺炎,其酶值可达3000~6000u/L,甚至更高。另外,AMY增高还见于胰腺坏死和脓肿、胰腺管堵塞、胰腺肿瘤等,其值可达到2000~3000 u/L。但慢性纤维化胰腺炎,其酶值基本上正常。而在高甘油三酯血症时,虽然AMY在参考范围内,也不能排除有胰腺炎存在的可能性。另外,血清AMY增多与胰腺炎严重程度不呈正相关。③肠粘膜疾病时,如肠穿孔或破裂、肠炎、肠扭转、肠阻塞等,其酶值也可高达2000u/L。④皮质类固醇过量增多,见于皮质类固醇 (尤其是地塞米松) 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以及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和应激等。⑤肝脏疾病和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也有所增多。⑥猫血清AMY增多对诊断胰腺炎意义不大,诊断猫胰腺炎用腹部超声图像和类胰蛋白酶反应性检验较有意义。⑦多种药物可引起急性胰腺炎,除肾上腺皮质激素外,还有冬门酰胺酶、硫唑嘌呤、钙制剂、雌激素、异烟肼、甲硝唑、溴化钾、柳氮磺胺吡啶、磺胺、四环素、利尿性噻嗪药物等引起的血清AMY增多。
血清AMY减少,一般无临床意义。有时见于胰腺变性萎缩。
8.脂酶 (LPS)
脂酶主要存在于胰腺和肠黏膜中。
不同实验室或不同仪器及不同检验方法,其所得出的检验值不完全相同,犬为90~527u/L;猫为25~375u/L。
血清LPS增多见于: ①肾小球过滤性能减小,也就是肾功能不足,见于肾前性、肾性和肾后性氮血症,肾脏衰竭时,此酶可增多2~3倍。②急性胰腺炎或坏死,此酶可增多3~4倍,但与胰腺炎的严重性不呈正相关。另外,还见于胰腺脓肿、胰管堵塞和肿瘤,尤其是胰腺癌时,其酶值可极度增多。③小肠炎症和肠堵塞。④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多、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肝脏疾病等,也有适度增加。而地塞米松过多治疗时,此酶可增多5倍以上,其胰腺可能无炎症表现。⑤猫胰腺炎时,多表现为高脂血症,其LPS可能正常。⑥诊断胰腺炎时,用LPS比AMY检验更有意义,但其价格较贵,半衰期也短,只有2小时。
血清LPS减少,一般无临床意义。有时见于胰腺变性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