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血源
在发达国家有商业性动物血液库或中心,不过不少动物医生喜欢自己养1~2只的供血动物,或者使用他人专为供血饲养的动物,或者动物饲养主人自愿建立起来的供血体系,相互供血。另外,还有动物自体供血,就是在动物手术前2~3周采自体血液,供手术中或手术后输血应用。外伤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胸腹腔内的新鲜血液,也可自体急用。自体输血后,一般不会引起输血反应。但是,自体的污染血流或恶性肿瘤的血液,不能应用。
今后输血医学发展方向是避免和减少异体输血,提倡自体输血,大力开展术前和术中的自体输血是落实科学、合理、节约用血的主要技术手段。动物自体输血就是采集受血者自身的血液或回收手术中的失血,以满足动物本身手术或紧急情况时需要的一种输血方式。自体输血包括预存式自体输血、术前稀释方式自体输血和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等多种方式。
(1) 预存式自体输血: 是术前预先采集患病动物血液,储存起来备用,待手术时输还给患病动物。
(2) 术前稀释式自体输血:是在患病动物麻醉后,术前经静脉采集一定量的自身血液短暂储存; 同时,向患病动物输入一定比例的晶体液或胶体液来补充血容量。使患病动物在血容量正常的血液稀释状态下接受手术,手术时再回输给患病动物。
(3) 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 是采用先进的血液回收设备,负压吸引手术视野中的血液,将其回收在过滤器中,在严格无菌技术操作的环境下,滤过血液中的组织碎块、血凝块、脂肪等,再经过抗凝、洗涤等处理,在手术中回输给患病动物。
预存式、术前稀释式和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既可单一选择,又可联合使用。在实施外科大手术中,根据具体情况,一般都采用预存式自体输血和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两种自体输血方式。有的甚至同时采用预存式自体输血、术前稀释式自体输血和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三种联合自体输血方式。术后血常规等各项血液指标,很快能恢复到术前水平。
自体输血是一种经济、合理、科学、安全、有效的输血方式。这一输血方式节约了血液资源,降低了异体用血量,避免了异体输血传染病和输血反应的风险,更有利于为疑难配血患病动物提供手术用血,还可刺激造血功能,提高患病动物的免疫水平,有利于术后身体的恢复。尤其是联合式自体输血,可相互取长补短。术前稀释采集的血液,可使手术中出血有形成分丢失减少,术中机器回收的血液,可立刻提供与患病动物完全相容的血液,完全符合患病动物的生理需要。手术前凡手术预计出血量较多的患病动物,患病动物条件符合自体输血要求的,均可作为自体输血的对象。
2.供应动物
理想的供血动物,应该是成年、健康无病、营养良好、不肥胖、未曾输过血、按时注射疫苗和预防心丝虫感染,红细胞比容 (犬>40%,猫>35%) 和血红蛋白 (犬>130g/L,猫>110g/L) 正常、不贫血、凝血因子正常、无传染病。另外,还应知道血型。
(1) 供血犬: 供血犬应温顺,颈部瘦易采血 (大型犬前肢头静脉也可采血),如比格猎犬。个体要大,体重27kg以上,这样的犬每隔2~3周可采血400mL,采血量不超过总血量的20%,也就是犬每千克体重可采血15ml,这样可连续采血2年以上。
供血犬应无犬布氏杆菌病、犬心丝虫病、犬埃立体病、犬巴尔通氏体病、莱姆病、克氏锥虫病、巴贝斯虫病和 (冯) 维勒布兰德氏病 (遗传性假血友病)。
(2) 供血猫: 较好的供血猫也应温顺,长颈易采血,体重4kg以上,每隔2~3周,可采血10~20ml/kg体重。
供血猫应无猫白血病、猫免疫缺陷病、猫传染性腹膜炎、巴尔通氏体病、弓形虫病和无体内外寄生虫病,因为有的寄生虫是疾病的传播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