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五) 血液及其成分的输入
    来源:辈宠网

输血前应对血库血液或成分进行严格检查,血浆变成棕色可能细菌污染。仔细观察标签上动物种类、品种、血型及有无交叉配血试验结果等,以防输错血,引起溶血反应。

输入血液或其成分中,通常不让加入其他药物或液体,因为加入低渗液体可引起溶血,如加入5%葡萄糖溶液; 加入含有钙的溶液,如复方氯化钠溶液,将引起凝血。但为了稀释红细胞,减小黏稠度和加快输入速度,可加入0.9%氯化钠等渗溶液。

输血输入贮存全血时,一般不需要加温。通常成年动物在输入全血或其成分时,它们能够利用体温来调节温度。而幼年动物在输入较凉全血或其成分时,由于能引起体温降低,可能是危险的。在输入贮存血液前,轻轻摇动,最好让温度升至室温。血液加温易引起细菌过量繁殖或由于过热而溶血。红细胞加温到37℃时,将迅速变质,如果不马上应用,应该废弃不用。

新鲜冰冻血浆在输入前应解冻。盛血浆的塑料袋,在冰冻之前最好放在纸盒里,以防用手取时袋破裂。从冰冻箱内取出纸盒后先加温,待塑料袋变温柔软时,才用手拿取,然后马上给动物输入。解冻一般在37℃水浴箱内,不提倡用微波炉加温。

对所有的血液和其成分,在采血和贮存时,都应该通过一个过滤装置,其滤孔为170μm,用以除去凝块和碎片。用注射器进行少量输血时,在国外输血注射器上附有18μm过滤器供用。

输血或其成分的途径,最常用的是静脉,在血管扁缩或幼小动物,难以输入时,可通过骨髓输入。骨髓输血后5分钟,95%以上红细胞可进入血液循环。临床上不提倡腹腔输血,以防引发腹膜炎。新生动物腹腔输血,24小时后输入的红细胞50%进入循环系统,2天后可达70%,但红细胞生命较短。

输血速度,因输入血液成分及动物状况不同,其速度也不完全相同。全部输入量最迟也应在4小时内输完,以便减少细菌的繁殖。对于正常血容量的贫血动物,在输血开始的30分钟内,应以2.5ml/kg体重进行,如果没有反应,输血速度可加快为5~10ml/(kg·h),最快为22ml/(kg·h)。犬和猫因输血发生溶血性休克相当快,输血开始后,要密切注意呼吸、心搏次数和体温。给动物输入血浆可以适当加速,4~6ml/min。输血或其成分时,有条件的医院,可用输血泵控制输入速度。

1.全血输入

从供血动物采取加入抗凝剂的血液,称为全血。多数动物医生在临床上习惯给动物输全血。在采血后8小时内给动物输全血,可提高血液的携氧能力和增加凝血因子。全血贮存时间长了,输血后只能提高血液携氧能力。贫血和大量失血动物最适宜输入全血。输入贮存全血的同时,可引起受血动物抗凝因子的减少。如果给没有贫血的动物,为了增多抗凝因子,输入新鲜全血,可导致医原性红细胞过多的危险。给动物输入全血量,一般为13~22ml/kg体重,计算方法: 患病犬、猫需要输入血液量 (ml)=(犬、猫参考值HCT-受血者HCT) ÷供血者HCT×受血者血量。输入速度为贫血血容量正常动物是20ml/(kg·d),低血容量的贫血动物是20ml/ (kg·h),心脏衰弱的动物为4ml/(kg·h)。

贫血血容量正常的动物,输入全血2.2ml/kg体重,能将红细胞比容 (HCT) 提高1%,根据此可计算出需要输血量,如贫血犬10kg体重,血液检验HCT为10%,供血犬HCT为40%,将贫血犬HCT提高到30%,需输多少全血?计算: 因为2.2ml/kg体重全血能提高HCT1%,HCT由10%提高到30%。每千克体重需要44ml全血,10kg体重犬则需要440ml全血。

失血性休克在失血的前4小时内,HCT和血浆总蛋白量能保持不变,此时可输入电解质溶液。如果HCT在20%以上,也可以不输给全血,若严重失血时,就必须输给全血了。

2.浓缩红细胞

抗凝血液经离心机离心分离红细胞和血浆,将血浆吸取出存入专用袋中,剩下的红细胞和少量血浆,称为浓缩红细胞。虽然在动物医学上没有标准的浓缩红细胞单位,但在国外商业系统上,犬的1个浓缩红细胞单位,HCT是80%的200ml (约合450ml血液)。浓缩红细胞用于治疗失血、溶血或骨髓机体不全引起的贫血。血红蛋白或HCT检查还不能决定需要输不输浓缩红细胞,还应全面考虑动物的心血管状况、以前的失血情况、贫血的长期性及骨髓对贫血的反应能力来决定。输血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患病动物痊愈,或为了扩充容积,而不是为了让动物感到好受。输入前可加入生理盐水,用以降低其黏稠度。浓缩红细胞输入量为2~10ml/kg体重。浓缩红细胞在4℃,可保存1个月。

3.新鲜冷冻血浆

采抗凝血液后,在不超过8小时内离心取出血浆,装入专用袋内冷冻,称为新鲜冷冻血浆。新鲜冷冻血浆能保存不稳定的凝血因子Ⅷ和V的活力。新鲜冷冻血浆内含有电解质、白蛋白、球蛋白、凝血因子和其他多种蛋白质,其中含有的凝血因子,可以用来治疗凝血因子缺乏病,如杀鼠药中毒、德文郡雷克斯猫的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病和血友病B (因子Ⅸ缺乏)。用冷沉淀物治疗犬 (冯) 维勒布兰德氏病和血友病A (因子Ⅷ: C缺乏),能避免因血管容积涨大而引发的危险。用新鲜冷冻血浆治疗以上疾病,最初用量为6~10ml/kg体重,如果因为继续出血需要再输入时,还应检查动物的临床状况,检验凝血项目。继续不断出血或凝血项目异常时,表明需要增加输入血浆。为了增加动物血液中白蛋白,可输入大量血浆,一般血浆45ml/kg体重,可增多白蛋白1g/dl。新鲜冷冻血浆在-20℃可保存一年左右。

4.冷沉淀物

新鲜冷冻血浆在1~6℃解冻时,将会产生一小部分不溶性冷球蛋白或冷沉淀物,在解冻过程中,通过离心机离心,能把形成的一些白色沉淀物和血浆分离开。

冷沉淀物含有凝血因子Ⅰ (纤维蛋白原)、Ⅷ (抗血友病因子A)、Ⅺ (抗血友病因子C)和ⅩⅢ (纤维蛋白稳定因子) 和 (冯) 维勒布兰德氏因子。因此,冷沉淀物常用于治疗血友病A、(冯) 维勒布兰德氏病和纤维蛋白原缺乏症。用冷沉淀物治疗以上疾病的优点,比新鲜冷冻血浆用量少,治疗 (冯) 维勒布兰德氏病时,还可能促进止血。1个单位冷沉淀物悬浮在10~15ml血浆中,开始输入量为每10kg体重输入一个单位。临床上也可用输入全血来代替输入血小版。

5.输入血小板

在动物临床上输入血小板极少应用,而在骨髓移植、猫遗传性Chédiak-Higash病和用长春新碱治疗免疫介导性血小板减少症时,需输入血小板。输入血小板不常应用原因有二,首先是从全血获取血小板需要时间,如果急于应用,需在室温条件下,不停持久地搅动,而血小板离体24小时后,大部分将破坏;其次是血小板减少症最共同原因之一,就是血小板减少到20×109/L以下足够数量,才有可能引起出血和需要输入血小板,如免疫介导性血小板减少症才需要输入血小板。在这种疾病,输入的血小板像患病动物自己的血小板那样,也会很快被破坏掉。输入血小板悬液仅适用于抢救严重出血的病例,以及脾切除前准备或手术时采用,而不适用于一般治疗。从一个单位全血中获取的一个单位的血小板量,可输给10kg体重动物。临床上也可用含血小板较多的相配全血,静脉输入。

6.输入中性粒细胞

犬中性粒细胞缺乏时,可输入中性粒细胞。实践中是用细胞分离器来获得中性粒细胞,其推荐用量为1.5×109/kg体重。用于分离中性粒细胞的全血,必须贮在20~24℃,中性粒细胞分离出来后,应在很短时间输给动物,否则细胞将在6小时后失去吞噬功能。基于上述,在日常输血中,输入中性粒细胞是不太实用的。

7.人类免疫球蛋白

人类免疫球蛋白 (IgG) 不是从犬血浆中产生,但它可作为一种辅助的免疫抑制治疗药物,治疗犬免疫介导性溶血性贫血,剂量为0.5~1.0g/kg体重,在6~8小时内输入。人类IgG是从人类血浆通过冷乙醇分馏制取,做成冻干粉,贮存在冰箱,应用时再加入液体。人类IgG可通过诱导Fc分段受体,阻断或改变网状内皮细胞系统的功能,从而起到免疫抑制作用,其确切机理还不清楚。由于给犬注入人类蛋白,可能会发生严重的免疫反应危险,所以每条犬只能给一个剂量的IgG。另外,人类IgG的价钱也相当昂贵。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