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3.狂犬病
    来源:辈宠网

狂犬病(Rabies)俗称“疯狗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临诊特征是神经兴奋和意识障碍,继之局部或全身麻痹而死亡。

【诊断要点】潜伏期多为1~3个月。初期病牛仅见精神沉郁,反刍和食欲减退,不久表现起卧不安,前肢刨地,试图挣脱缰绳,跃踏饲槽,角抵墙壁等兴奋性和攻击性的动作,磨牙流涎,鸣叫。当兴奋发作后,往往有短暂的停歇,以后又再次发作。随后病牛逐渐出现麻痹症状,表现吞咽困难,流黏性丝缕状唾液,叫声嘶哑、瘤胃臌气等。经7~10天便倒地不起,衰竭死亡。

【防治原则】控制和消灭传染源是杜绝该病的关键。家犬应定期注射疫苗,消灭野犬等。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患病动物均应扑杀。一旦被可疑动物咬伤,要尽快妥善处理伤口及免疫注射,并追源扑杀咬牛动物。

【误区实例】畜主用车拉来一头10月龄黄牛犊到某兽医院诊病。主诉:已发病两天,采食及喝水减少,大小便尚可,有刨地、跳槽及叫唤的现象。曾灌服人工盐、食母生,注射维生素B1等药物。检查:体温39.8℃,呼吸26次/分钟,心跳92次/分钟;膘情中等;精神沉郁,有时表现惊恐不安、鸣叫;流涎,口腔检查稍红,其他未见明显异常;恐水试验病牛表现为反复把口鼻都插入水中又立即抬头,有吞咽动作,好像能喝进一点但不多。最后,门诊大夫有两种意见,一是认为狂犬病,二是认为某种毒物中毒并造成口炎,故先按口炎及一般解毒治疗,并随时观察。3天后病牛病情越来越重,表现多量流涎,起卧不安,叫声疹人,虎目圆睁等兴奋症状,有时精神木然,顶墙安静站立,但仍时有鸣叫。不吃不反刍,欲喝不进,出现轻度瘤胃臌气。主治大夫决定不予治疗,让畜主把病牛拴于一隅观察。又经过两天,病牛倒地不起,1天后便死亡。被污染的环境立即严格消毒,病死牛进行焚烧,喷洒5%火碱溶液,深埋处理。

【纠误分析】本案例是典型的牛狂犬病,门诊主治大夫没有坚持自己的诊断是错误的,并多人多次打开病牛口腔检查及冲洗,故造成了所有接触病牛的人员之惊慌,这也是治疗处理中的错误。原则上,只要怀疑动物发生了狂犬病,就不应该动其口腔,接触其唾液,可以肌注或静注药物进行治疗观察,并把病畜拴于一隅。最好立即扑杀,但有时畜主不同意,这便造成其唾液中的大量病毒污染环境,威胁周围人员的身体健康。

【推荐用药】本病无药物治疗,发病后立即扑杀,做无害化处理。如果发现被犬咬伤,要立即用20%肥皂水或0.1%新洁尔灭溶液冲洗伤口,再涂以5%的碘酊,最后用“抗狂犬病高免血清注射液”,在伤口周围分点注射(按每千克体重1.5毫升给药)。在被病犬或可疑动物咬伤后及正常免疫时,用狂犬病疫苗25~50毫升,一次皮下注射,间隔3~5天再注射第二次,免疫期6个月。

【注意事项】对所有家犬定期进行狂犬病疫苗免疫接种,坚决消灭无家可归的野犬和可疑病犬。动物一旦发病,要立即扑杀,不宜治疗现察,以防对其他人畜构成安全隐患。兽医人员在检查有流涎症状的病牛时,应想到本病,所以,要注意个人保护,小心处理。病牛一定要做无害化销毁处理,禁止宰杀食用。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