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一、华支睾吸虫病
    来源:辈宠网

华支睾吸虫病是由后睾科、支睾属的华支睾吸虫寄生于动物和人的肝脏中引起的疾病。危害的动物有猪、犬、猫等食肉动物。本病又称肝吸虫病。本病流行广泛,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存在,辽宁省是本病的重要流行区。

(一)虫体特征

虫体背腹扁平呈叶状,狭长,前端较尖,后端较钝。半透明,褐色。虫体长10~25毫米,宽3~5毫米。口吸盘位于虫体前端,腹吸盘位于虫体前1/3处,口吸盘大于腹吸盘。两个睾丸呈分枝状,前后排列于虫体的后1/3处。卵巢分叶,位于睾丸之前。卵黄腺排列于虫体中部两侧,由很多颗粒组成。子宫位于虫体中央大部分,呈弯曲状。

1.口4.肠管7.腹吸盘10.贮精囊13.输精管16.卵巢19.输出管22.输出管2.口吸盘5.雌性生殖孔8.排泄管11.卵黄腺14.卵膜17.劳氏管20.前睾丸23.后睾丸3.咽6.雄性生殖孔9.子宫12.射精管15.卵黄管18.受精囊21.排泄囊24.排泄孔

图2-1 华支睾吸虫的成虫

(二)生活史

华支睾吸虫的发育需两个中间宿主,中间宿主淡水螺、补充宿主为淡水鱼和虾。终末宿主是人、猪、犬、猫等食肉动物。

成虫寄生于终末宿主的胆管及胆囊中,产出的虫卵随胆汁进入消化道,再随粪便排出体外,被中间宿主淡水螺吞食,在其体内发育成胞蚴,雷蚴和尾蚴,成熟的尾蚴离开螺体面游于水中,遇到补充宿主淡水鱼虾后,便侵入其肌肉内形成囊蚴。人、猪等终末宿主吞食了含有囊蚴的淡水鱼虾而感染,囊蚴进入终末宿主小肠,囊壁被消化,幼虫逸出,从十二指肠沿着总胆管进入肝脏胆管,经一个月发育为成虫。

(三)流行病学

1.中间宿主淡水螺和补充宿主淡水鱼虾分布极其广泛,草鱼、鲤鱼、麦穗鱼、鲢鱼以及水沟和稻田里的小鱼虾都可供作补充宿主。这些是造成本病广泛流行的重要因素。

2.有一些地区有用生鱼虾喂猪的习惯,使猪很容易感染本病。人们生吃或吃没熟的鱼,也增加了人的感染机会。

3.人、猪、犬、猫等的粪便不经处理,随便倒入池塘内,也可促进本病的流行。

4.囊蚴对高温敏感,90℃时立即死亡;在4%的醋中2h可死亡。在烹制“全鱼”时,可因温度不够和时间不足而不能杀死囊蚴。

(四)症状

常表现慢性经过,轻度感染时表现胆管炎和胆囊炎,严重时发生肝硬化。临床上表现消化不良、食欲减退、下痢、腹水,逐渐消瘦和贫血,常继发其他疾病而死亡。动物中犬、猫症状相对比较明显。人主要表现胃肠道不适,食欲不佳,消化障碍,腹痛。有门静脉淤血病状,肝脏肿大,肝区隐痛,轻度水肿,或有夜盲症。长时间严重感染可导致肝硬化,并能继发肝癌。

(五)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症状,结合粪便检查或尸体剖检进行综合诊断。粪便检查用沉淀法。

尸体解剖:当少量虫体寄生时,无明显病变,大量寄生时可见胆囊肿大,胆管变粗,胆汁浓稠呈草绿色。胆管和胆囊内有许多虫体和虫卵。肝脏结缔组织增生,表面有纤维素附着,有时肝硬化或脂肪变性。

(六)防治

1.治疗

吡喹酮,犬70mg/kg体重,隔周服用一次,人20mg/kg体重,猪20~50mg/kg体重,一次口服;丙硫咪唑,30mg/kg体重,口服,每日一次,连用数日;六氯对二甲苯,200mg/kg体重,口服;硫双二氯酚(别丁),80~100mg/kg体重,口服。

2.预防

对猪、犬、猫等要定期驱虫。禁止用生鱼虾喂猪,狗、猫等。猪、犬、猫及人的粪便要经过处理,禁止随便倒入鱼塘中。人不要吃生鱼虾,改变不良的鱼虾烹调习惯做到熟食。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