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多头蚴病是由带科、多头属的多头绦虫的幼虫——脑多头蚴寄生于牛羊等脑及脊髓内所引起的一种绦虫蚴病,又称脑包虫病。特别是对犊牛或两岁以下的绵羊危害严重。多头蚴除寄生宿主脑部外,还可寄生于延脑或脊髓。人有时也惑染。本病的典型症状是转圈运动,故又称为“回旋病”。本病在辽宁省绒山羊饲养区和绵羊饲养区多见。
(一)虫体特征
成虫:多头绦虫,虫体长40~80厘米,节片200~250个。头节有4个吸盘,顶突不发达,有22~32个小钩。成熟节片成方形,或长大于宽。孕卵节片长8~10毫米,宽3~4毫米,内含充满虫卵的子宫,子宫每侧有18~26个侧枝,并有再分支,但数目不多。
幼虫:多头蚴,呈囊泡状,黄豆粒至鸡蛋大,囊内充满透明液体。囊壁由两层膜组成,外层为角皮层,内层为生发层,生发层上有许多原头蚴(头节),一般为100~250个。
A
B
C
图3-8 多头绦虫及脑多头蚴
A.成节 B.孕节 C.脑多头蚴
(二)生活史
成虫寄生于犬、狼、狐等食肉动物小肠内,孕卵节片随粪便排出体外,污染了牧草及饲料和饮水,牛羊等吞食后感染,卵内六钩蚴逸出,进入肠壁血管,随血流到达脑、脊髓等处,以脑部寄生为多。经2~3个月发育为多头蚴。
犬、狼、狐等吃了含有多头蚴的脑、脊髓组织而感染,经1.5~2.5个月发育为成虫。
(三)流行病学
本病为全球性分布,我国牧区多发本病,辽宁省西部一些绵羊产区和辽东、辽南的绒山羊产区常有发生。
多头蚴在一些地方,尤其是牧区流行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因为广大农村养犬普遍,而且牧区的牧羊犬较多,人们在剖杀羊只时,常将羊头有意或无意地喂犬,造成犬感染本病的机会增多,犬的粪便又污染草场、饲料和饮水形成恶性循环。
(四)致病作用和症状
感染初期,在六钩蚴到达脑组织后,因虫体在脑膜和脑组织中移行,引起刺激与损伤,发生脑炎和脑膜炎。此后虫体移行逐渐缓慢停止,固定在不同的寄生部位后,虫体发育缓慢或暂时性地停止发育,在此期间(感染后的2~3个月)。患畜外观上表现正常。但以后虫体继续增大,压迫脑髓,引起脑贫血、萎缩,造成脑的功能障碍,出现各种神经症状。随着虫体的不断发育增大,对脑组织的压迫力量也随之增强,导致病情加重,出现身体麻痹,视神经营养不良,以及运动机能受到破坏而出现强迫运动、痉挛等。
急性期:感染初期六钩蚴移行引起脑部炎性反应,尤以羔羊最为明显。表现体温升高,脉搏及呼吸加快。严重者,流涎、磨牙、斜视、头颈弯向一侧,甚至强烈兴奋,做回旋、前冲或后退运动。有些羔羊可在5~7日内因急性脑膜炎而死亡。多数病例耐过急性期后转为慢性期。
慢性期:急性症状消失以后,在一定时间内,患畜不显症状。随着虫体的增大,逐渐出现典型的症状,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剧。由于虫体在脑部的寄生部位不同,临床上所表现的症状也不同。
虫体寄生在大脑半球时,患畜向虫体寄生的一侧做回旋运动,虫体越大,转圈半径越小。对侧眼睛视力障碍或消失。叩诊头骨,患区有浊音。患部头骨萎缩变薄,甚至穿孔。患部皮肤隆起,有压痛。虫体寄生在大脑正前部,常见的典型症状有:头下垂,向前方做直线奔跑,经常离群而不回,不能自行回转,遇障碍物时,把头抵在障碍物上呆立不动。
虫体寄生于大脑后部时,患畜表现头高举或向后做退步运动,甚至倒地不起。头颈部肌肉常有强直性痉挛,致使患畜头偏向一侧或向上仰。
虫体寄生于小脑时,患畜表现胆小,对任何声音,甚至极小的声音均表现木安,以至于将头高举,向声音相反的方向逃跑。患畜无论是运动或站立都失去平衡。站立时四肢常内收或外展,行走时步伐加大,而且容易跌倒。
虫体寄生于脊髓时,表现为步伐不稳,在转弯时更为明显,严重时,后躯麻痹,大小便失禁。
以上介绍的各种临床症状,多为虫体侵害脑单一部位时特有的典型症状,而有时虫体不是侵害脑的某一部位,常常是邻近部位也受侵害。有的病例可有多个虫体寄生于脑的不同部位,各种症状常综合性地表现出来。大多数是哪个部位被侵害的严重,某些相应的症状就表现的明显一些。但临床上,虫体寄生于大脑半球的出现率最多,所以脑多头蚴病仍以回旋运动和视力障碍为其主要的症状。
(五)病理变化
剖检急性病例,可见有脑炎及脑膜炎病变,有时还会发现六钩蚴在脑膜上移行的弯曲伤痕。剖检慢性病例,可见到脑的某些部位有一个或几个包囊,位于脑组织的表面或深层,与虫体接触处的头骨骨质变薄,松软甚至穿孔。虫体寄生部位及其邻近组织呈现慢性炎症过程,脑组织萎缩、坏死变性等。
(六)诊断
根据特异性的临床症状,结合流行病学资料可以确诊。临床检查时要仔细观察患病牛羊发作时的表现,同时注意检查头部患处有无皮肤隆起甚至穿孔等,以确定虫体寄生的部位。
本病的诊断过程中,要注意与羊鼻蝇蚴和莫尼茨绦虫引起的假回旋病相区别。
(七)防治
1.治疗
手术疗法:确定虫体的寄生部位,如果虫体寄生在大脑表面时,可用手术疗法。患部剪毛消毒后,切开皮肤,用圆锯取下头骨,用穿刺针缓慢刺入,如位置正确,抽出针芯时可有囊液流出,连接上注射器后吸取囊液,然后取出虫体。
药物治疗:吡喹酮,牛、羊每公斤体重100~150毫克口服,连用3天为一个疗程。也可按每公斤体重10~30毫克的剂量,以1∶9的比例与液体石蜡混合,作臀深层肌肉注射。敌百虫,用5%~10%的水溶液2~3毫升直接注入脑部虫体的囊泡内。
2.预防
加强对犬的管理,对犬要定期驱虫,每年要进行四次以上。不要让犬的粪便污染饲料和饮水。杜绝用含有脑多头蚴的脏器喂犬。
加强兽医卫生监督检验工作,发现患病器官,要严格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