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6. 钩端螺旋体感染
    来源:辈宠网

概述 钩端螺旋体病是发生于犬、人和其他多种动物的一种世界范围内重要的临床疾病及人畜共患病。目前发现了钩端螺旋体的多种血清型,其中至少8种对犬来说很重要。犬血清群和出血黄疸血清群两个血清型在美国多数疫苗中应用,而其他几种血清型被认为可引起犬的感染,其中有感冒伤寒型、波摩那血清群和布拉提斯拉夫血清群。最近,在美国经官方许可的针对感冒伤寒型和波摩那血清群的疫苗已用于犬。

病因学 钩端螺旋体可经直接接触被感染的尿液、伤口、摄入感染性组织液体传播,也可经交配或胎盘传播。初次感染的犬康复后,可经尿液在数月中间断性排出病原体。病原体在排出的尿液中不可长期存活。虽然猫也可感染钩端螺旋体,但其发病率远远低于犬。

病理生理学 钩端螺旋体穿透黏膜,随后扩散到其他组织并在其中附植,特别是肾脏、肝脏、脾脏、眼睛和生殖道。虽然临床症状可能很轻,但DIC可引起病畜迅速死亡。在多数感染动物中,钩端螺旋体会在肾脏中转移并发育。即使经过了治疗痊愈的病畜,仍可从尿道中排数周或数月的带感染性钩端螺旋体的尿液。

临床症状 钩端螺旋体感染多发生于户外成年犬。根据犬的年龄、环境及钩端螺旋体血清型的不同而感染强度不同。急性感染以发热及肌肉触痛为特征。呕吐、衰弱、凝血、吐血、便血、黑粪、鼻出血、有瘀斑是DIC的特征性症状。钩端螺旋体感染最常见的症状包括:昏睡、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呕吐。另外还有其他各种症状,如体重下降、不定位的疼痛、关节疼痛、局部麻痹、后肢瘫痪、呼吸困难。在急性感染犬中,黄疸也很常见(图1.6)。

鉴别诊断 钩端螺旋体感染急性发作症状有可能表现为任何系统的疾病,包括急性或慢性肾衰竭、急性肝炎、瘤、药物副作用、多关节炎、肌炎(例如犬弓形体病)、肺炎和脊椎损伤。

诊断 通过血液学检查可发现患钩端螺旋体病的犬白细胞数增多,血小板减少。有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肾衰竭引起的血清尿素氮和肌酐升高。急性黄疸发作和肾衰的幼年犬应怀疑其为钩端螺旋体感染。考虑到该病的公共卫生学意义,所以应尽力确诊该病。找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做新鲜尿液(4小时内)的暗视野显微检查,对钩端螺旋体可疑犬的快速诊断很有必要。但是这种诊断能力的缺乏,降低了快速诊断的可应用性。诊断钩端螺旋体的经典方法是显微凝聚试验,但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其有效性有限,且很难得到间隔2~4周的两份血清。血清学诊断需要4倍或更高效价的血清。试验证明需要4倍或更高的滴定度来进行血清学的确诊。

尸体剖检不能保证确诊。新鲜浸软肾脏可以培养钩端螺旋体,但病原体数量极低,且很难鉴别。

治疗/预后 被钩端螺旋体感染并表现临床症状的犬,需住院进行加强性的支持性治疗。静脉输液以补充由于呕吐及腹泻丢失的水分。对于自发流血的动物,应输血浆或全血。可能出现DIC的犬应配给少量肝素。尿少的病犬(尿量/每小时千克体重小于2.0mL)根据需要使用渗透性利尿剂,如甘露醇。使用渗透性利尿剂无效的可使用多巴胺(每分钟5μg/kg)。另外,抗生素治疗应立即开始。青霉素和四环素衍生物可用于治疗,以终止钩端螺旋体感染:如强力霉素,22mg/kg,口服或肌注。建议:阿莫西林,2mg/kg,口服,每天2~3次,用药2周;青霉素G25 000~40 000U/kg,皮下注射或肌注,每天2次,用药2周。但是青霉素G无法消除带菌状态。附加2周强力霉素和红霉素的治疗可消除带菌状态。

临床型钩端螺旋体感染犬的预后变化很大。一般出现黄疸和DIC的急性发作犬,预后不良。患有轻微肾病的亚急性病犬,如果及时治疗并持续治疗2周以上则预后良好。

预防 在美国,常规免疫程序中用二价染色体疫苗预防钩端螺旋体和出血性黄疸。但是,现在的疫苗还不能对犬其他疾病产生的血清型进行交叉保护。犬钩端螺旋体免疫仍被认为有接触病原体的危险。每年成犬的加强免疫有可能无法产生持续的免疫力。在疾病流行地区,建议对户外成年犬进行每年2次免疫。此外,有可能接触钩端螺旋体的犬应在连续免疫过程中至少注射3次疫苗,每次间隔2~3周。

公共卫生 感染钩端螺旋体的犬的污染性尿液对人及其他易感动物有很高的传染性。当必须接触可疑犬时应配戴橡胶手套,尤其是接触其尿液或尿液污染物时。被病犬尿液污染的地面和笼具应用洗涤剂清洗,并用碘制剂消毒。

图1.6 患黄疸的犬会排出胆红素尿,这是由其患有钩端螺旋体引起的肝炎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