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4. 落基山斑疹热
    来源:辈宠网

概述 斑疹伤寒属(SFG)的立克次氏体是蜱传播的一种感染犬和人的落基山斑疹热(RMSF)的主要病原体。虽然名字是落基山斑疹热,但它发生于整个美国、加拿大西部的部分地区、墨西哥和美洲的中部、南部。目前,大多数人和犬感染此病的病例发生在美国东部。尽管从蜱中分离得到了4个立克次氏体斑疹伤寒种,但大家认为在西半球感染人和动物的斑疹伤寒种是立克次氏体。

病因学 这种专性的细胞内寄生虫能够通过安德森革蜱或犬蜱的叮咬而传播。

病理生理学 蜱叮咬并被感染后,立克次氏体在血管内皮细胞中繁殖,导致小动脉和小静脉的血管炎。血浆渗出后可能导致脑、肺和皮肤的水肿。另外,也可能发生微血管出血、血小板减少症和DIC等症状。感染会导致少数动物的休克和死亡。

临床症状 SFG立克次氏体感染的疾病最有可能发生在3~10月份之间出生的幼犬(2岁内)。发现该病有品种差异,德国牧羊犬有很高的发病率。

感染落基山斑疹热的犬常有伴发肌痛/关节痛的发热,食欲下降,蜱叮咬史等特征。包括嘴唇、阴囊、耳朵水肿和充血的血管炎可导致一些其他症状。雄性可能会出现阴囊水肿和附睾肿胀的症状。另外,在黏膜上和眼底检查时可能会见到斑点和瘀斑状出血。显然,感染严重的犬会出现自发出血的症状。严重的病例中,可能出现心血管、神经系统和肾脏的损伤,这些都是导致死亡的最常见原因。落基山斑疹热很少导致死亡。

鉴别诊断 和其他蜱传播的疾病(如埃里克氏病和巴贝斯虫病)一样,患落基山斑疹热的病犬表现很多临床症状。若出现自发出血和/或鼻出血的症状,应考虑病犬是否有免疫介导的血小板减少症、先天性出血素质病或灭鼠药中毒等情况。也应考虑是否有犬瘟热、多发性关节炎和布鲁氏杆菌病,雄性犬出现睾丸炎和附睾炎。

诊断 患落基山斑疹热的犬,血液学上无太大异常。然而,患犬实验室检查时,最常见的症状是血小板减少症(患落基山斑疹热的犬,血小板一般不会小于75 000/mL,临床上可用此区分落基山斑疹热和免疫介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或者血小板通常小于50 000/mL)。患犬常见血胆固醇过多症,但不能以此作为诊断的可靠标准。虽然有时可见轻度生化异常,但发生率会根据感染严重程度和感染部位的不同而不同。严重感染的动物可见心脏症状,导致心电图检测异常:ST段和T波下降,和心室期前收缩一样。

虽然人们做了大量的工作来完善血清学试验使其成为诊断落基山斑疹热的可靠方法,但是测量急性期和恢复期效价仍是最可靠的确诊方法。然而落基山斑疹热抗体的IgG效价直到感染后2~3周才会有显著升高。因此,临床兽医应根据患犬的临床症状和病史进行抗菌疗法,而不是等到相应的血清样品的实验室结果出来后再治疗。使用落基山斑疹热IgM的单克隆抗体效价,可能在以单克隆效价为基础的早期确诊上有些帮助。然而,在临床实践中,这种测定的应用性受到了限制。被感染组织的直接FA染色试验,对早期单个样品的诊断很有帮助。

少有因落基山斑疹热而死亡的病例,最常见的症状是大多数组织的斑点状和瘀血性出血,但不包括出血性淋巴结病。常规的组织学染色法不能检测出立克次氏体。

治疗/预后 应以患犬的病史、生理特征、轻度血小板减少症为基础制订治疗落基山斑疹热的方案。有几种药物可用来治疗落基山斑疹热。四环素(22~30mg/kg,口服,每天3次,持续7~10天)或长效土霉素(10~20mg/kg,口服,每天2次,持续7~10天)的疗效基本一样。因为6月龄以内的幼犬使用这两种药10天或更长时间后,就会在牙齿上留下色斑,所以建议幼犬使用氯霉素(15~30mg/kg,口服或皮下注射,每天3次,持续7~10天)。

在使用抗生素治疗后24~72小时内,患犬会有显著好转。严重感染的犬,应对休克、自发出血、心脏或肾脏疾病进行相应的支持性治疗。但是静脉输液时可能加速肺和大脑的水肿,因为静脉输液增加了血管的通透性。

预防 目前,没有可用于犬的落基山斑疹热病的疫苗。但是据报道,立克次氏体引发的自然免疫力可在感染后持续长达3年之久。防止蜱对犬的侵扰仍是预防该病的最好方法。现在,常规使用高效局部杀螨药是预防该病的最佳方案。

公共卫生 虽然常把落基山斑疹热列为人畜共患病,但并不是由患犬直接传播感染给人。虽然犬是感染性蜱的宿主,但是患落基山斑疹热病的犬并不能对人构成直接威胁。值得注意的是,从犬身上脱离下来的感染性蜱可能会引起人的感染。直接接触感染性血淋巴可能是一种引起人类感染的途径。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