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犬胃是一个容积性器官,很容易发生急性炎症。由于无所顾忌的暴饮暴食引起的急性胃炎并不少见。食入刺激性物质经常会引起急性胃炎,急性胃炎被认为是引起犬呕吐的最常见原因。猫急性胃炎的发病率低于犬,这可能是由于猫在吃食物时比犬挑剔。
病因学 本病急性发作,发病过程短,通常是由于动物食入了可以破坏胃黏膜屏障的物质引起的。询问病史可以发现患病动物最近吃过热烫或被污染的食物,异物,刺激性药物或骨头。主人总是认为他们的动物吃了有毒的植物或中毒而导致发病,实际上这两种情况都并不常见。目前还没有有关病毒性原因引起犬和猫胃炎的报道。而且,正如以前提到过的,螺杆菌属细菌感染似乎也不会导致犬和猫的胃炎。
病理生理学 炎症反应导致黏膜内吞噬细胞聚集,中性粒细胞浸润。中性粒细胞释放的化学趋向素加剧了炎性反应,并对动物组织造成更深的损害。胃在对酸或毒物反扩散入黏膜的反应中,感觉传入神经元释放血管舒张降钙素相关的基因肽,使黏膜下微动脉扩张,因而增加了黏膜的血流量,以试图排出、稀释或缓冲刺激物。
临床症状 急性胃炎最主要的症状就是厌食、急性呕吐、烦渴、嗜睡和精神沉郁。食物和胆汁是典型的吐出物,但有时也能看到血斑。吐血的次数取决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病程的长短。严重病例也可能表现脱水以及前腹部触诊不适。体温多不升高。
鉴别诊断 胃内异物(特别是幼犬,询问病史发现吃过土块、玩具、纸张、铝箔、草、骨头或垃圾);急性胰腺炎;出血性胃肠炎;传染病(如犬瘟热、冠状病毒、细小病毒或钩端螺旋体等);意外食入有毒物质(如乙二醇、砷制剂、铊、有毒植物或化肥);或是给予了某些药物 [如阿司匹林、保泰松、氟尼辛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大剂量皮质类固醇,或抗生素(如四环素、红霉素、呋喃妥因),以及给猫服用头孢菌素)]。
诊断 急性胃炎主要根据病史和体检进行诊断,通过这两项检查可以确定食入异物、中毒或肠阻塞的可能性。只有当动物病重或是需要与其他严重疾病鉴别诊断时,再进行腹腔放射学、血常规以及血液生化的检查,因为这些检查结果不会有太大异常。在排除肠道阻塞、尿毒症和急性胰腺炎等严重疾病后,可以合理地暂时诊断为急性胃炎。如果对症治疗1~2天后,动物不再呕吐,则可以确定暂时为胃炎的诊断结果是正确的。
治疗 急性胃炎的治疗原则是通过禁食让胃充分休息,并保持体液、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表3.11)。
禁食禁水,直到动物至少12小时没有再发生呕吐时。可以给予少量的水或小冰块,如果还是没有呕吐,才能够给予食物。应该选择适口性好、脂肪含量低的食物。如果动物可以接受这种食物,可以少量地喂给,以避免胃的过度膨胀而再次引起呕吐。
表3.11 犬胃部疾病的临床特征、诊断要点与治疗
只有在动物严重呕吐或长时间呕吐时,才应考虑给予止吐药。如果发生这种情况,特别是禁食动物还在持续呕吐时,需要重新考虑诊断的正确性。常用的止吐药包括氯丙嗪(0.5mg/kg,静脉、肌肉或皮下注射,每天2~3次,直至动物停止呕吐为止)或甲氧氯普胺 [0.4~0.5mg/kg,皮下注射,每天3次或2.0mg/(kg·d),持续地静脉输入]。
如果动物有吐血的症状,应考虑保护胃黏膜。推荐使用,如西咪替丁(5.0mg/kg,静脉注射或口服,每天3次),雷尼替丁(2.0mg/kg,静脉注射或口服,每天2次),法莫替丁(1~2mg/kg,静脉注射或口服,每天1次)或硫糖铅(0.25~1.0g,口服,每天3次)等药物。
动物急性胃炎呕吐时,严格禁食,并且在禁食期内维持动物体液和电解质平衡,直到能吃食物。一般预后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