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犬是被驯服的物种中唯一已知出现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动物。该病多发生在未阉割的6岁以上的犬。
病因学 良性前列腺增生与年龄关系密切,雄激素和雌激素存在时才会发生。
病理生理学 随犬年龄增加,正常情况下在睾丸雄激素和雌激素共同作用下会引起前列腺上皮增生。超过4岁的犬其前列腺会并发血管分布增多和包囊增大(图5.54和图5.55),前列腺囊内容易发生感染。
图5.54 超声波检查犬的前列腺囊肿。囊肿多见于5岁以上的犬,一般不出现临床症状。
图5.55 犬前列腺腺癌的剖检标本。
临床症状 因为BPH是正常的年龄性疾病,受影响的动物通常没有疾病症状的表现,在撒尿期间可能出现血清血液性尿道分泌物。浑浊或者血性的尿液有时会出现,在排便期间也会出现里急后重的症状。痛性尿淋漓和尿液潴留很少发生。直肠检查前列腺增大,但是仍保持其移动性,有正常的密度和对称的双叶性结构。前列腺内囊肿的形成与BPH有关,直肠检查时前列腺不对称,有时可能发生排便阻塞。
鉴别诊断 应与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炎、前列腺脓肿、肿瘤、前列腺囊肿相鉴别。
诊断 病史正常,直肠检查显示对称性前列腺增大,密度正常是前列腺增生的有力证据。超声波检查显示正常或者稍高的前列腺实质强回声,超过4岁龄的犬还显示有大小不等的囊肿,通过按摩前列腺或射精后获得的前列腺液可能带血,但是细胞学检查时不含有脓液,通过组织抽吸获得的前列腺细胞正常(图5.56),白细胞相正常。
治疗 出现临床症状的BPH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阉割,这会迅速使增生的前列腺萎缩。低剂量的雌激素己烯雌酚治疗(0.1~0.2mg,口服,每天1次,连用5天;然后每周2次,连用3周)可以降低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从而降低睾丸雄激素的释放。当雄激素依赖性的上皮细胞不再生长后,前列腺就会萎缩。长期雌激素治疗会引起前列腺上皮细胞的鳞状转化,分泌停滞还会导致囊肿进一步形成。
促黄体素释放因子和抗雄激素物质氟他米特用于人类可引起前列腺萎缩,但费用非常昂贵,未见用于犬的报道。酮康唑是抗雄激素物质,醋酸甲地孕酮能够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的释放,这两种药物可用于犬的BPH。
图5.56 从犬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前列腺内抽吸的细胞,经检查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