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2)慢性淋巴细胞样白血病
    来源:辈宠网

概述 慢性淋巴细胞样白血病有一个长达几个月到几年的慢性持久性病程。此病多发生于中年到老年犬,平均10岁,且雌犬有较高的发病率。猫不多发。

病因学 病毒因素或在环境中暴露可能是发生本病的诱因。

病理生理学 表型成熟淋巴细胞增生的同时,干细胞间隔增加,约有70%来源T细胞,同时剩余为B细胞或裸细胞。骨髓有多种形式,一种形式大颗粒淋巴细胞最初来源于脾脏。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主要由犬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组成。通常,晚期癌症常蔓延至肝脏、脾脏和淋巴结。

临床症状 动物表现为嗜睡、食欲不振、呕吐、外周淋巴结病少发但内脏淋巴结病常多发。某些病例表现有脾肿大或肝肿大。

图6.71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犬的血涂片,显示有多个边界清晰的淋巴细胞。

鉴别诊断 应与犬埃利希氏体病、其他传染性疾病、幼犬注射疫苗后的反应等情况相鉴别。

诊断 常规血液分析。血液学变化包括有易于区别的淋巴细胞明显增多,超过100000/μL(图6.71),轻度正红细胞性正血色素性非再生障碍性贫血与变化的血小板减少症是常共同发生,这些病例中已证实其免疫表型是源于犬CD8+、CD4-表型的T细胞(CD:细胞表面标记分类法,这有助于确诊含颗粒淋巴细胞的慢性淋巴性白血病)。在猫,有粒淋巴细胞病例多与肠内团块有关;有B细胞来源的病例表现为γ-球蛋白增加,这是由于副蛋白产物过多产生高黏滞性造成的,通过PCR研究可证实癌症的免疫反应,证实细胞群内无性系形成能力。

治疗 使用化疗可降低肿瘤细胞的数量,如苯丁酸氮芥(20mg/m2,口服,每14天1次;或2mg/m2,每天1次,连用7天,接着每隔一天1次)或泼尼松(30mg/m2,每天1次,连用7天后停用)。患畜存活2年以上者则预后良好,研究证实T细胞型慢性淋巴性白血病比B细胞慢性淋巴性白血病要严重得多。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