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马拉色菌性皮炎是厚皮马拉色菌感染造成皮肤瘙痒性的疾病。
病原学 酵母菌的增多或对皮肤酵母菌过敏可能与皮肤脂溢有关。马拉菌素皮炎的易感因素包括:甲状腺功能减退;跳蚤叮咬过敏;食物过敏;遗传性皮炎;表面的脓皮病;原发性角质层病;长期应用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治疗;品种(如小猎犬,巴斯特犬,贵妇犬,美国可卡犬,西施犬,拉萨狮子犬以及德国牧羊犬)等有关。
病理生理学 准确发病机制尚未弄清楚,虽然厚皮马拉色菌广泛分布于体表皮脂分泌旺盛处或潮湿的地方。
临床症状 马拉色菌在颈部皮皱褶处、耳、指(趾)间出现典型皮炎症状(图9.38),潮湿、红斑、色素沉着、癣状。常常伴发瘙痒。对于猫,该病引起外耳炎,猫毛囊炎,全身角质化缺损,胸腺瘤,FIV,表皮脱落。
鉴别诊断 应与蠕形螨病,食物超敏反应,疥癣,浅表脓皮病,原发性角质缺损相鉴别。
诊断 皮肤刮片后,制成醋酸盐标本上可见极少数的酵母菌。
治疗 局部脱脂和暂时抗菌药物可清除该病症,酮康唑5~10 mg/kg,口服,每天1~2次,连用2~4周;也可用氟康唑,依曲康唑。查找潜在的诱因减少复发。
图9.38 由厚皮拉色菌引起的10岁贵宾犬的蹄部红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