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自发性家族性皮脂溢,又叫原发性皮脂溢,与基底上皮细胞的细胞动力学异常有关。
病原学 本病被认为是一种角质化的遗传缺陷病。多发生于美国可卡犬,英国史宾格猎犬,拉布拉多犬,西部高地白 ,德国牧羊犬,巴赛特犬,腊肠犬和史猱查犬。
病理生理学 患病犬表现为上皮与毛囊的基底层细胞活性加强。分裂细胞增殖增加,细胞周期缩短,粒膜和基底层的通过时间增加。毛囊与皮脂腺都会受到相似影响。细胞的更替加快使黏附的角层鳞片大量脱落,并伴随脱毛与皮脂溢出。
临床症状 在体表褶皱处 [如唇、颈、肘前、腋下、腹股沟、指(趾)间、肋部、踝关节前侧] 会出现红斑,苔藓样硬化,角化过度,鳞屑和结痂 (图9.53)。通常会继发浅表脓皮病,马拉色菌性皮炎,耳垢性外耳炎,正确鉴别和有效治疗可以改善犬的病情。
鉴别诊断 应与体表寄生虫,特异性皮炎,内分泌疾病,过敏(食物,遗传,跳蚤),饮食缺陷,脓皮病,厚皮马拉色菌感染相鉴别。
诊断 诊断应根据品种和排除角质化疾病的继发性原因。
治疗 对于浅表脓皮病与酵母菌感染,适当给予局部角质溶解剂,角质促成剂,抗生素、抗酵母菌剂可以减少口服药量。对于某些动物使用口服皮质激素需谨慎和适量。口服阿昔曲丁或钙制剂疗法可以改善美国可卡犬的病情。血清钙升高不是口服钙制剂疗法的并发症。
图9.53 美国可卡犬遗传性皮脂溢引起颈部腹侧、肘前侧、腋窝处、后肢踝关节颅侧、乳房内侧、腹股沟的色素沉积和脱毛以及弯曲皱褶样皮炎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