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犬肢体末端舔咬性皮炎(ALD)是由于动物长时间舔咬肢端某一位置而引起的皮肤疾病。
病原学 导致精神性皮肤病的原因仍不明确。可能导致ALD的原因包括:过敏性疾病(食物,跳蚤,遗传性过敏症),神经性疾病,细菌病,蠕形螨病,皮肤真菌病,陈旧性损伤。有些情况下,如生活环境与主人的转变,孤独、焦虑,缺少环境中的刺激与紧张性刺激,也会不断舔咬自身。
病理生理学 犬ALD十分类似人类的强迫症。长时间的舔咬前肢腕部、后肢跖部可以造成表面糜烂、增厚坚硬的椭圆形斑(图9.57)。厌烦不安通常是此病的主要原因,但也必须排除引起自身舔咬的其他原因。
临床症状 症状表现为位于肢末端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界限清晰的脱毛,糜烂斑(图9.57),外围色素沉着过度。此病多发于大型犬,有时会出现几处病灶。局部淋巴结病不明显。指压后无明显脓汁或浆液渗出。
鉴别诊断 应与局部毛囊炎/疖病,蠕形螨病,真菌,分枝杆菌相鉴别。有时卵菌亚纲肉芽肿,骨关节病,皮肤肿瘤的疼痛反应也常有类似临床表现。
诊断 通过病史与临床症状,皮肤刮片,皮肤真菌培养等进行确诊。辨别浅表/深部脓皮病,通过组织学检查与培养排除过敏症 (表9.4),通过X线放射检查排除骨关节病。
治疗 在进行皮肤刮片与真菌培养后,大多数犬主要按照治疗浅表/深部脓皮病的方案进行治疗,并同时进行行为纠正。
治疗脓皮病至少需要8~12周。应用伊丽莎白项圈来对动物进行行为纠正。另外,也可使用如外用止痒药、病灶内使用糖皮质激素、全身麻醉药或麻醉拮抗药、抗焦虑药、抗抑郁药物、孕激素,施行针灸麻醉等手段。
如果治疗无效的话,进一步诊断十分必要。许多病例,应进行谨慎的预后估计。
表9.4 ALD组织学检查或培养
图9.57 被摩托车碰撞后麻醉了神经表面支的斗牛 ,其前肢界限清晰的糜烂斑和A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