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患有糖尿病的犬白内障发生率很高,患犬在几天到数周内快速发生白内障。多数糖尿病犬在确诊后两年半内出现白内障。
病原学 犬糖尿病的致病因素包括:肥胖、免疫介导性胰岛炎、胰腺炎、传染病、遗传因素及胰岛素拮抗性疾病等。猫由肥胖引起对碳水化合物的不耐受性和胰岛细胞的淀粉类的物质沉积等都是潜在性的诱发因素。
病理生理学 白内障形成于高血糖期,当葡萄糖进入晶状体被醛糖还原酶(AR)转化为山梨醇,而此时己糖激酶达到最大,山梨醇脱氢酶(SD)活性降低,这就使山梨醇蓄积。山梨醇吸收水分进入晶状体,使得晶状体纤维肿胀、破裂导致白内障。猫晶状体内两种酶(AR,SD)的活性低于犬,但猫AR/SD的比率高于犬。山梨醇在猫晶状体内蓄积的速度高于犬,但临床上猫糖尿病引起白内障的发生率低于犬。
临床症状 小动物糖尿病时,最常见的眼部症状表现为急性白内障,常导致突然失明。
鉴别诊断 白内障在一些特殊品种犬是一种遗传病,也可由糖尿病、老龄、视网膜高度变性、前葡萄膜炎、低血钙引起的疾病,放射治疗和幼犬、幼猫食用代乳品等引起。人的遗传性过敏症也与白内障形成有关,同样遗传性过敏症对在亚热带生活的犬的白内障形成也可能起重要作用。
诊断 患糖尿病的犬、猫,早期白内障变化是在上皮下中皮层出现空泡(图10.37),并逐渐成熟,肿大的白内障晶状体有明显的Y形沟。在有些糖尿病犬亦可见前葡萄膜炎。糖尿病犬、猫的视网膜病变发展缓慢。
治疗 分为紧急治疗糖尿病酮酸中毒和单纯糖尿病的稳定两部分。只要患犬开始正常采食,单纯糖尿病犬的酮酸中毒病情即可稳定。必须手术治疗白内障。
图10.37 犬糖尿病时,晶状体赤道部的纤维肿胀,呈现“未成熟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