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枢兴奋药
中枢兴奋药指能选择性地兴奋中枢神经系统,提高其机能活动的药物。
1. 咖啡因 主要用于加速麻醉药的苏醒过程,解救中枢抑制药和毒物的中毒,也用于多种疾病引起的呼吸和循环衰竭。制剂为安钠咖注射液,用法与用量:静脉、肌肉、皮下注射,1次量,马、牛2~5 g,猪、羊0.5~2 g,犬0.1~0.3 g。
2. 硝酸士的宁 脊髓兴奋剂。本品对脊髓有高度选择性兴奋作用,使脊髓反射兴奋性提高,骨骼肌紧张度增加。对延髓呼吸中枢与血管运动中枢也有兴奋作用,并能提高大脑皮质感觉区的敏感性,使视、听、嗅、触觉机能变得敏锐。临床用于脊髓功能低下引起的不全麻痹、括约肌不全麻痹等。用法与用量:硝酸士的宁注射液,皮下注射,1次量,牛15~30 mg,羊、猪2~4 mg,犬0.5~0.8 mg。
(二)全身麻醉药
理想的全身麻醉药对中枢的抑制应该是可逆的,且麻醉剂量和中毒剂量之间有较大的差额。
1. 麻醉分期 根据药物的麻醉作用,将麻醉过程分为4个时期。
(1)镇痛期(随意运动期):痛觉消失,感觉迟钝,呼吸较快,意识模糊(角膜、皮肤、吞咽、咳嗽等反射均存在)。
(2)兴奋期(不随意运动期):兴奋不安,意识、感觉都消失,瞳孔扩大,呼吸不规则,脉搏、血压上升(上述反射也存在)。
(3)外科麻醉期:痛觉、意识完全消失,大多数反射亦停止,肌肉松弛,呼吸浅而均匀,瞳孔缩小,心脏活动稍弱,体温稍下降。可分为:浅麻期——外科手术期,角膜反射存在,但迟钝;深麻期——不宜手术,角膜反射消失,较危险。
(4)延脑麻醉期:血压急剧下降,呼吸微弱(虚),瞳孔突然散大,大小便失禁,最后停止呼吸而死亡。
2. 复合麻醉 临床上常应用的全身麻醉药各有优缺点,为了克服它们的毒副作用等不良作用或为了增强麻醉效果,可采用合并给药的方法,这样的麻醉称为复合麻醉。
(1)麻醉前给药:麻醉前,先给予一种或几种药物以减少麻醉药的毒副作用或加强麻醉药的麻醉效果,这种方法称为麻醉前给药。
(2)基础麻醉:在吸入麻醉药(如乙醚)前,先给予一种非吸入性麻醉药(如水合氯醛)造成适度的麻醉,目的是为了缩短兴奋期,降低吸入麻醉药的药量和毒性,这种麻醉称为基础麻醉。
使用全身麻醉药的注意事项包括:麻醉前的检查;麻醉过程中的观察;准确选用全麻药。
3. 常用药物
(1)水合氯醛:随着剂量的增加,本品可产生镇静、催眠和麻醉作用,是良好的镇静催眠药。作为麻醉药具有吸收快、兴奋期短、麻醉期长(1~3小时)、无蓄积作用和价廉等优点。但其麻醉力弱,安全范围小。用法与用量:水合氯醛乙醇注射液,静脉注射,1次量,马、牛100~300 ml。水合氯醛硫酸镁注射液,静脉注射,1次量,马麻醉200~400 ml,马镇静100~200 ml。
(2)氯胺酮:用作马、猪、羊及多种野生动物的化学保定、基础麻醉和麻醉药。用法与用量:盐酸氯胺酮,静脉注射,马、牛2~3 mg/kg体重,羊、猪2~4 mg/kg体重。肌肉注射量:猪、羊20~40 mg/kg体重,犬10~20 mg/kg体重,猫20~30 mg/kg体重。
(三)镇静药、安定药与抗惊厥药
1. 溴化物 包括溴化钠、溴化钾、溴化钙和溴化铵。在体内解离出溴离子,对中枢神经系统有轻度抑制作用,可使兴奋不安的患畜安静下来,但不催眠。与咖啡因合用可同时加强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过程,恢复兴奋与抑制之间的平衡,从而有助于调节内脏功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胃肠痉挛,减轻腹痛。此外,溴化物尚有抗癫痫作用。用法与用量:溴化钠注射液,静脉注射,1次用量,马、牛5~10 g。溴化钙注射液,静脉注射,1次用量,马、牛2.5~5 g,猪、羊0.5~1.5 g。安溴注射液,静脉注射,1次用量,马、牛80~100 ml,猪、羊10~20 ml。
2. 盐酸氯丙嗪 主要用于治疗破伤风、脑炎、中枢兴奋药中毒引起的狂躁和惊厥;用于有攻击行为的猫、犬和野生动物,使其驯服;解除平滑肌痉挛,可作大家畜肠痉挛及食道梗塞的辅助治疗药;用作麻醉前给药,与水合氯醛配合用于马与猪的全身麻醉,与硫苯妥钠配合用于犬、猫的全身麻醉,可减少麻醉药1/3~1/2用量,并使支气管腺分泌减少,骨骼肌松弛;在高温季节运输畜禽,可用本品减轻畜禽应激反应,减少死亡。此外,还可用于人工冬眠、止吐、止痛。用法与用量:盐酸氯丙嗪注射液,静脉注射,1次用量,马、牛0.5~1 mg/kg体重,猪、羊1~2 mg/kg体重。肌肉注射,1次用量,马、牛1~2 mg/kg体重,猪、羊1~2 mg/kg体重,犬、猫1.1~6.6 mg/kg体重。
3. 戊巴比妥钠 具有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加可产生镇静、催眠、抗惊厥和麻醉等效果。临床上用于治疗癫痫,减轻脑炎、破伤风等疾病的兴奋症状和解救中枢兴奋药(如士的宁)中毒。用法与用量:粉针剂临用前以注射用水或生理盐水配成3%~6%溶液。静脉注射,用于镇静,1次量,犬、猫2~4 mg/kg体重;用于麻醉,1次量,马、牛15~20 mg/kg体重,羊30 mg/kg体重,猪10~25 mg/kg体重。肌肉注射,用于镇静、基础麻醉,1次量,马、牛、羊、猪5~15 mg/kg体重。
(四)解热、镇痛及抗风湿药
1. 氨基比林 具解热、镇痛和一定的抗风湿作用。用法与用量:注射液,肌肉、皮下注射,1次量,马、牛15~20 ml,羊、猪5~10 ml。
2. 安乃近 本品解热作用显著,镇痛作用强而快,有消炎和抗风湿作用。用法与用量:片剂,内服,1次量,马、牛4~12 g,羊、猪2~5 g,犬0.5~1 g。肌肉注射,1次量,马、牛3~10 g,羊1~2 g,猪1~3 g,犬0.3~0.6 g。
3. 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 具有解热、镇痛、消炎、抗风湿和促进尿酸排泄的作用。用法与用量:片剂,内服,1次量,马、牛15~30 g,羊、猪1~3 g,犬0.2~1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