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氏杆菌科中一群能使多种动物致病的通常为两极染色的革兰氏阴性杆菌。菌体呈卵圆形、球杆形或杆状,多次培养后变成长细丝状。长1.0~2.0微米,宽0.3~1.0微米。单在、成对或短链排列。不运动,不形成芽胞。需氧或兼性厌氧。生长温度范围22~42℃,最适温度37℃。在含血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培养24小时后形成圆形、灰白色、直径1~3毫米菌落,不溶血。发酵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蔗糖和果糖,24~48小时内产酸。不发酵山梨糖、鼠李糖、肌醇、水杨苷和侧金盏糖醇。不水解糖类及七叶苷。通常接触酶、氧化酶及碱性磷酸酶阳性。明胶酶、赖氨酸脱羧酶和精氨酸双水解酶阴性。还原硝酸盐。MR和VP试验阴性。产生靛基质。在血液琼脂培养基上不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共生。多数菌种生长中不需要血液中的X因子和V因子。在西蒙斯(Simmons)氏柠檬酸盐培养基及麦康凯琼脂上不生长,DNA的G+C含量为37.7~45.9摩尔%。基因组分子量(1.4~1.9)×109。在脊椎动物特别是哺乳动物和鸟类的上呼吸道和消化道粘膜上寄生,可致家畜家禽的原发性与继发性疾病,并可引起败血症。人由犬和貂咬伤引起局部和全身性感染。
该属主要致病性细菌有: 多杀巴氏杆菌多杀亚种(P.multocida subsp.multocida)、多杀巴氏杆菌败血亚种(P.multocida subsp.septica)、多杀巴氏杆菌杀鸡亚种(P.multocida subsp.gallicida)、达格马蒂斯巴氏杆菌(P.dagmatis)、鸡巴氏杆菌(P.gallinarum)、犬巴氏杆菌(P.canis)、口腔巴氏杆菌(P.stomalis)、鸭巴氏杆菌(P.anatis)、兰加巴氏杆菌(P.langaa)、禽巴氏杆菌(P.avian)及沃尔安的巴氏杆菌(P.volanti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