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碱菌科(Alca-ligenaceae)中一群非发酵、严格需氧的革兰氏阴性小球杆菌。寄生呼吸道粘膜上皮的纤毛上,致各种呼吸道疾病。大小为(0.2~0.5)×(0.5~2.0)微米,单在、成对,极少成链,产生荚膜。最适温度35~37℃。生长缓慢,在鲍—姜氏琼脂上2天以上菌落小,隆起呈珠状,光滑闪亮,呈β溶血。生长需烟酰胺。利用各种有机酸和氨基酸为碳源,不分解糖类,不液化明胶,石蕊牛乳变碱、不胨化,靛基质阴性。DNA的G+C含量为61~70摩尔%。百日咳博代氏菌(B.pertussis)和副百日咳博代氏菌(B.parapertussis)不运动, 为人百日咳的病原菌,支气管败血博代氏菌(B.bronchisepti-ca)和禽博代氏菌(B.avium)以周生性鞭毛运动,分别为哺乳动物及禽的寄生和致病菌。四种菌有高度遗传相关性和共同的K和O抗原。
支气管败血博代氏菌在哺乳动物寄生范围广, 包括猪、马、牛、绵羊、山羊、兔、犬、猫、豚鼠、大鼠、小鼠、田鼠、猴及多种野生动物, 引起呼吸道感染症, 重要的有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仔犬传染性气管支气管炎和兔传染性鼻炎等。在各种培养基均可生长, 但极易发生菌相变异, 从强毒Ⅰ相菌变成中间型或Ⅲ相菌, 毒力及保护性抗原 (荚膜、菌毛和出血坏死毒素) 随之减弱以至丧失。初代分离物为原型Ⅰ相菌, 在血红素痢特灵改良麦康凯琼脂平板培养40~48小时, 形成直径1毫米左右的珠状淡茶色菌落。移植绵羊血改良鲍—姜氏琼脂平板培养40~48小时, 呈珠状乳白色菌落, 明显β溶血, 呈典型K凝集及O不凝集性, 为整齐球杆菌。氧化酶阳性,迅速分解尿素,利用柠檬酸盐, 还原硝酸盐, 石蕊牛乳轻度变碱, 不产生H2S。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及磺胺类等敏感, 耐药性由可传递性质粒介导。禽博代氏菌为火鸡传染性鼻炎(或传染性鼻气管炎)的病原菌, 也从鸡、鹅、鸭和文鸟等10多种鸟类分离到。与支气管败血博代氏菌的生化区别是: ①尿素酶阴性;②氧化酶以盖比(Gaby)氏试剂检查呈阴性; ③硝酸盐还原试验只在培养基内加有辅酶Ⅰ和血清时才呈阳性。以鼻腔试子分离病原菌及以Ⅰ相菌抗原检测血清K凝集抗体为常用诊断方法。用强毒Ⅰ相菌株可制成有效油佐剂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