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或物理因素侵害脊髓所致的炎性疾病。以运动障碍与感觉异常为特征。多发于马、羊和犬。伴发于流行性脑炎、流行性感冒、狂犬病或犬瘟热等病,或脊髓丝状虫感染,变态反应,以及曲霉、镰刀菌、麦角等毒素的侵害;继发于马传染性胸膜肺炎、马腺疫、结核、媾疫、脓毒败血症以及山黧豆、萱草根、马钱子、有机磷、砷等中毒;或由慢性肝病、奶牛酮病和妊娠毒血症等以及配种过度、过劳、脊椎骨折、外伤、绵羊断尾等所致。各种病因使部分或大部分脊髓发炎、变性和软化,形成横径性脊髓炎、弥漫性脊髓炎及散布性脊髓炎。急性病例表现突然发病,高热、运动和感觉障碍,反射机能异常。慢性病例的表现随炎症性质而异:横径性脊髓炎表现传导阻滞、中枢性麻痹、瘫痪、腱及皮肤反射亢进,排粪、排尿失禁或迟滞; 弥漫性脊髓炎向前蔓延(上行性)时, 后肢运动、感觉麻痹,反射丧失、失禁自沥,向后蔓延(下行性)时, 后部肌肉感觉、运动麻痹, 反射先亢进后丧失, 排粪、排尿失禁; 散布性脊髓炎,表现共济失调, 肌肉颤动, 眼球震颤, 排便异常。根据病史及临床症状建立诊断。但应与脊髓丝状虫病,多发性神经炎及脑炎等相区别。治疗应采用镇静止痛药剂, 防止发生褥疮。麻痹部位可予针灸和电疗或涂擦刺激剂, 也可服用碘制剂或皮下注射士的宁溶液。应用抗生素、磺胺类药物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