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家畜解剖学
    来源:辈宠网

研究畜体宏观形态结构的学科。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 属大体解剖学。解剖学是一门经历长久时期发展起来的学科, 内容丰富复杂, 在发展过程中由研究单纯形态结构发展到研究形态结构发生发展的规律。家畜解剖学研究的对象是马、牛、羊、猪、犬、猫、兔、鸡、鸭等家畜和家禽。

简史 解剖学的发展史可追溯到无文字记载以前人们处理猎物的时期。但人们有意识地对动物体进行解剖,研究其形态结构, 开始于古希腊文化繁荣时代。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 公元前460~前377) 被称为解剖学之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 公元前384~前322)现存的著作有:《动物史》、《论动物的组织成分》和《论动物的发生》等。罗马时代盖伦(Galenus,130~200) 解剖犬和猿,在骨骼分类、关节结构、肌肉与神经的关系、脑的各部划分、脑静脉的命名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成绩显著。文艺复兴(15世纪)以后,解剖学有了新的发展。安德烈·维扎里(Andneas Vesalius, 1514~1565) 著有《人体的构造》, 被称为人体解剖学的创始人。17世纪以后, 人们利用显微镜研究肉眼所不能察见的微细结构, 组织学、胚胎学、神经解剖学都逐渐发展成为独立的分科。马尔比基(M. Malpighi, 1628~1694)是组织学创始人之一, 首先在1661年用显微镜观察蛙肺和肠系膜的血液流动,证实了哈维(WilliamHarvey,1578~1657)关于血液循环的学说。中国解剖学发展很早, 《素问》(公元前453)和《灵枢经》(公元前340)有关于骨和内脏的记载。清代王清任观察露尸脏腑, 著有《医林改错》,对内脏和血管的记载尤为详细。近代解剖学创立于20世纪初。家畜解剖学作为一门学科进行教学和研究, 开始于清末马医学堂。1949年以后,家畜解剖学发展很快。全国有统编教材。对马、猪、水牛、绵羊、骆驼、北京鸭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写成专著的有《猪的解剖组织》、《中国水牛的解剖》和《驴马实地解剖》。

研究内容和方法 家畜解剖学的研究内容是家畜、家禽各器官的宏观形态、结构、位置、相互关系、神经支配和血液供给。用刀、镊等解剖尸体是研究解剖学的基本方法。10%的福尔马林溶液是常用的防腐和固定剂, 经颈动脉灌注固定尸体。显示局部或器官的细小血管可于血管内灌注溶有油画颜料的乙醚或其他有颜色的填充物。

相关学科和分支学科 神经解剖学是专门研究神经系统, 特别是脑和脊髓的形态结构的学科。组织学是研究器官系统微观形态结构的学科。胚胎学是研究动物形态结构在胚胎发育时期发生、发育和生长过程的学科。比较解剖学是研究不同种类动物同源器官的形态变异, 以及引起变异的原因的学科。生理学是研究器官系统生理机能的学科。这些学科与家畜解剖学关系密切。结合生理机能和外界环境来研究形态结构,才能揭示机体形成和发展的自然规律。家畜解剖学分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和应用解剖学。系统解剖学是将器官系统按生理机能分类进行解剖。一个简单的学科分类使人们容易了解复杂机体的基本结构规律。局部解剖学是按机体的部位进行解剖。应用解剖学是根据临床应用的需要对特定的部位进行局部解剖。局部解剖学和应用解剖学偏重于器官的关系位置, 对临床意义重大, 且对外科手术尤为重要。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