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氏锥虫寄生于犬、猫、猪、狐、鼬、雪貂、松鼠、、犰狳、猴等动物的网状内皮系统和血液中引起的寄生虫病。对人可造成严重危害。主要分布中、南美洲。枯氏锥虫(Tryponosoma cruzi Chagas,1909)属动体目、锥体科、锥体属。在宿主体内有利什曼型和锥虫型两种形态。利什曼型虫体见于组织细胞内,形似利什曼原虫。锥虫型虫体见于血液中,呈细长叶状,平均长度为20微米, 中部有一个核,后端部有一较粗大的动基体,鞭毛自动基体长出,向前延伸,构成波动膜外缘,至虫体前端后形成游离鞭毛。在新鲜血液压片上作旋转运动,常首尾相连,构成“O”或“C”形。
主要通过锥蝽类吸血昆虫传播。锥蝽叮咬被感染的人或犬、猫等动物时,虫体便随血液进入其中肠后段发育繁殖,嗣后移行至直肠。锥蝽叮咬人或犬、猫等动物时,常在吸血的同时排出粪便,带虫的粪便污染伤口造成感染。枯氏锥虫侵入人或犬等动物体内后,先进入网状内皮细胞或其他组织细胞内,发育为利什曼型虫体,然后发育为锥虫型虫体。被侵害细胞破溃后,逸出的锥虫型虫体,一部分又侵入其他组织细胞内发育为利什曼型虫体;再增殖为锥虫型虫体;另一部分进入血液,在血液中的锥虫不繁殖。除通过锥蝽类吸血昆虫传播外,输血可以造成感染;妊娠的人和犬、猫等动物感染后,可经胎盘传给胎儿。